水清草碧的虎电滨河公园
在世纪长河,在山水之间,在遍野山花、阳光灿烂的辉映之下,这里,有一个地方:“科教名城,学府名街”——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
岁月幽香陈文厚土
横跨龙凤河的陈家桥
陈家桥地处歌乐山以西、缙云山以东,梁滩河支流——龙凤河由南向北贯穿其间,最后汇入嘉陵江。
年,龙凤河还是一条小溪流,为方便乡邻出行,一陈姓人家砍伐竹子、树木在河上搭建了一座竹木石板桥,为铭记善举,人们名其为“陈家桥”。年,成渝公路线取道陈家桥,竹木石板桥被修缮为石拱桥;年,为拓宽桥孔增大泄洪能力,由陈家桥镇人民*府牵头,辖区广大社会单位和爱心人士共同捐资,将桥改建为现在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桥。陈家桥因桥得名,因成渝古道而兴盛,史载历史上千年,建场、乡、镇、街道已有百年。
桥历经了百年风雨,河水流淌着世纪沧桑,绵延的龙凤河,流向长江,奔向大海,滋养着一代代陈家桥人,见证着一段段历史记忆!
冯玉祥旧居
年,爱国将领冯玉祥迁往抗战时期的大后方——重庆,就居住在陈家桥的白鹤村,历时七年,并将居院改名为“抗倭庐”,誓志抗战到底。冯玉祥写了一首诗:“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要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他对老百姓始终怀着一颗爱心,只要有困难和苦处,他都尽力排忧解难。
年,冯玉祥旧居被重庆市委统战部命名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年,命名为“重庆市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并被授予“全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称号。
重庆炮校遗址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炮兵学校迁往陈家桥,改名为“第二炮兵学校”;年,再次更名为“重庆炮校”,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年,重庆炮校撤销,由重庆高炮电机厂接手入驻;年,重庆高炮电机厂更名为重庆虎溪电机厂(经过近70年风雨,炮校礼堂等遗址至今仍保存完整)。重庆炮校存在期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了近万名炮兵军官和技术骨干,有曾担任副总参谋长的钱树根上将及陆军参谋学院、石家庄步兵指挥学院院长的鄢慕先将军等知名将领。学员们情系国家,胸怀天下,矢志不渝、奋斗终身。
......
陈家桥全貌
陈家桥不仅有丰富的人文历史,也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年,四川省重庆市巴县虎溪区公所迁驻陈家桥;年,陈家桥成为重庆市首批中心镇、经济百强镇和全国重点镇,在重庆市大学城建设及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等历史机遇面前,陈家桥人舍小家、顾大局,拆迁移民,拉开了大建设、大发展的序幕,在时代的文脉中,镌刻下爱家爱国、舍己奉公的感人篇章。
人文淳香家和境美
年,陈家桥街道区划调整为:陈家桥、丰文、香炉山3个街道。辖区面积由40平方公里调整为现在的11.27平方公里,现有8个社区、常住人口20万。有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警察学院、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4所高校,医院(重庆医药医院)、沙坪坝区妇幼保健院、陈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5家医院,有南渝中学、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盛德沙坪坝小学、重庆大学城第一小学等5所中小学校和6所公办幼儿园,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近家。
南渝中学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
如今的陈家桥,北接中国西部现代物流园、青凤工业园、融创文旅城,东连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南接西永综合保税区,西连重庆市大学城。辖区现代商贸和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龙湖仟百汇商业区、拉特芳斯街区、东林购物广场和学府广场商业特色街区等7个便民服务商圈已渐成熟,龙湖购物天街、C97文创园、大学城文化宣教中心、重庆市勘测设计院和大量高端住宅小区等重点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之中。
陈家桥已经成为沙坪坝区西部新城的客流、物流、信息流中心,是集居住、消费、医疗、教育等优势资源为一体的重要区位中心。
城市新貌
繁华商业区
陈家桥街道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不断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以民生为导向,全面深化*建引领社会治理,打造了“幸福家·连心桥”“四叶草志愿服务”“小板凳上议大事”“心苑服务”等*建品牌和“和美大院”“阳光之家”“邻里之家”等社会治理品牌,人民生活欢声笑语、丰衣足食、日新月异、欣欣向荣。
“小板凳上议大事”基层社会治理
“四叶草”志愿服务
社区居民议事会奋进馨香桥达天下龙湖商业街区陈家桥地铁站回首历史,激情满怀,展望未来,催人奋进。陈家桥正处在沙坪坝区西部新城与东中部城市发展的重要区位节点,大量的生活小区和高档住宅区,注定其在区位城市发展中意义重大。勤劳、智慧、朴实的陈家桥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融全局谋一域,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的巨大机遇,紧紧围绕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城市更新三大主题,切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滨河广场繁花盛开的滨河公园十四五期间,街道将进一步整活资源、集合力量、清单管理、长效治理,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环境治理水平,畅通主次干道断头路和老城区交通环线,有效疏解交通转换空间狭窄的行车难问题;协调支持轨道交通7号线、15号线等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增建人行天桥;改善生活配套的市场服务产业;建设滨河沿线、高压线走廊两条绿色生态环廊,提升城市公园品质;实施龙凤河治污清水工程,疏通地下污水管道。完成街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群服务阵地建设;全力支持,医院提升水平,医院。依托辖区高校建设以科创、文创为主的“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从高端商贸、现代服务方向转型陈家桥经济业态。从城市营运角度将陈家桥建设成为“人文和美,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宜医宜学的“大美之城”。河岸护坡美化体育公园晨练百年前的竹木桥已经不复存在,今日的“陈家桥”正车水马龙、郁郁葱葱。在中国共产*建*周年之际,百年“陈家桥”就象一位历经岁月沧桑的百岁老人,见证着历史发展。这一百年,社会蝶变、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中国人民从饥寒交迫走向繁荣昌盛,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奋力实现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陈家桥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潮头,面迎东风、青春飞扬,高举时代的旗帜,高亢历史的赞歌,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和建设更加美好的幸福家园不懈努力奋斗!(陈家桥街道供稿)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重庆科学城观点。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