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淮海经济区的地理中心
和重要支撑性城市,
徐州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
徐州高等教育资源同样丰富,
高校数量和规模均居淮海经济区首位。
近日,徐州高等教育再次迎来有利好消息: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确定动工时间,最新效果图也同时曝光。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一所公立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目前位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坐拥洞山、碧螺两个校区,占地.8亩。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项目位于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公园以南,星光大道以西,京杭运河以北,总占地面积.8亩,总建筑面积30.44万平方米不包含地下部分,预计工程建设总投资约15.53亿元人民币。
校园全景效果图
大学生活动中心效果图
一期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投资约12.14亿元人民币,包括教学楼、实验实训用房、图文信息中心、行*办公用房、学生宿舍、食堂、后勤及附属用房等,计划于年10月份正式动工建设,年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教学楼效果图
体育馆效果图
二期建筑面积6.64万平方米,投资约3.39亿元人民币,包括教学楼、游泳馆、学生宿舍、附属幼儿园等,计划于年初动工建设,年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图书馆效果图
学生餐厅效果图
宿舍楼效果图艺术楼效果图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入驻潘安湖湿地公园已经开工,如今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来了,而有了第二所高校之后第三所、第四所还会远吗?潘安湖大学城的轮廓隐约可见。作为中国地级市中高校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徐州的高校数量、年毕业生数量,在淮海经济区,甚至放眼全国,一直是一座科教资源的富矿。
截止到年,我市在校大学生14.5万人,占淮海经济区内高校在校生的32.5%。
据教育部名单,江苏是全国高校数量最集中、最多的省份所。而徐州在省内是除南京、苏州外,高校数量最多的地方,总共14所。
准确的说,军校不算,徐州就有12所高校了,再加一所省内高校的徐州校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徐州校区。其它还有一些高等专科学校,比如医药学校、财校、经贸学校,因为不是高中起点的大专,所以不能算是高校。
徐州高教资源配置还算均衡,理矿大、文师大、医徐医,各有博士点,有部属名校矿大,也有地方二本徐州工程学院;高职方面,建筑学院、工业学院都较有特色,分数不够的可以上九州学院这样的民办。
另外,根据年底徐州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意见》,在年总体目标部分,明确提出:我市力争建成3所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新建6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也就是说,不算空军勤务学院、工程兵学院,到年,徐州可能将有18所高校。
虽然徐州高等教育的质与量均有望进一步提升,但笔者认为,徐州面临的最迫切难题是:徐州每年培养的十几万大学生,四年后能留在徐州的似乎并不多,甚至可以说为苏南、北上广等发达城市作了嫁衣。徐州作为一个提供的薪资、就业机会均无优势的二线弱三线强城市,留不住毕业大学生,这个困局怎么破?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下面让笔者和大家一起从中国矿业大学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思考与感受一下徐州的大学生毕业都去哪了。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据统计,中国矿业大学届共有各类毕业生人,学校毕业生流向以东部地区为主,涵盖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珠江三角洲等经济活跃带,其中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江浙沪地区占就业人数比例接近50%。
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
近3年,有接近名本科毕业生就职于世界强、中国百强企业,人数逐年增加。
届毕业生到世界强和大型能源企业就业(部分)人数
从中国矿业大学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多数毕业生没有选择留在徐州,而是去向经济更发达的长江、珠江三角洲等地。另外,需要引起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