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可能刚刚经历了最紧张的瞬间,高考成绩公布。
有网友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家里的考生查分的瞬间小视频,称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整个房间都“沸腾”了,有优势的成绩意味着填报志愿时更多的选择,你还记得自己是怎样定下志愿的吗?
专业、学校、城市三选一?
每年的志愿填报,考生都会面临一个选择题。
“填报志愿时除了结合分数的实际情况,应该怎样去选择选专业、学校和城市的优先序列?”
记者在线上发布一项调查,在对上述三个选项的优先序列选择中,选择“城市学校专业”的占比超过28%,居第一位;其次是选择“学校城市专业”的,占比约23%;选择“专业城市学校”的人占比约9%。
“我认为专业对一个人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比如我因为选择了财务会计专业,学会了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在财务方面。”级考生李小姐表示,“专业是一个对自己有用的技能,但是不一定日后的工作就一定要与这个专业挂钩,我们的同学中80%都没有从事相关的专业。”
“除了专业,每一个城市都有相对突出的产业,比如广深是创新中心,北京是文化中心,上海是金融中心,也是对外交流者的首选地,在不同的城市会更早地被城市的氛围熏陶,也会更早地介入到从事的专业。”
“我觉得可能以前大家会更单纯地考虑这所学校是不是出名的,对他们来说,学校是知名度在一定程度决定了这次考试的成功与否。”参加工作2年的黄小姐说,“但是95后、00后会更多地考虑城市的因素,因为他们认为的‘校园生活’不仅仅是在校内的,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开放的城市氛围会更吸引他们。”
此外,线上调查结果也显示,除了这三个因素,还有一部分人会多方考虑家长、是否容易就业等问题。
而在这一项选择中,“高考的成绩”占比最高,其次是个人的兴趣爱好。
“选择专业当然很重要,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先了解自己的性格。”一位受访者表示,“一个人性格和所学习的专业、从事的行业是非常相关的。所以不是优先考虑专业,而是要优先考虑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专业。”有受访者表示。
这一次的选择有多重要?
分数放榜,意味着马上就要填报志愿。填报志愿和考试不一样,考试的答案有明确的正误,填报志愿没有;考试的答案在考试之后很快会公布,而一个志愿选得好不好有时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验证。
这一次的选择有多重要?
单是在网上搜索“填报志愿的技巧和方法”,搜索引擎就会给出超过一亿条结果。
在线上调查结果中,对自己当年选择的志愿表示“不满意”“不是特别满意、还行”的占比超过42%,对志愿表示“比较满意”“很满意”的超过59%。
年浙江热门高校志愿填报建议为了帮助大家更好锁定自己的志愿,浙江新闻记者第一时间向各高校招办搜集省内高校的预估分(学校排名不分先后),仅供考生参考。
考生们需要注意的是,和新高考前三届考生填报志愿形势有所不同的是,届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将面临新的挑战——高考志愿填报的难度加大。
主要原因就是,在年5月份,教育部出台了关于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设置的指导意见。在这份指导意见中,规定了必选“物理”的9个门类专业。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一层次的高校,只要是教育部规定的这9个专业,必须选考“物理”。换言之,今年,仅限选考物理才能报考的专业将大幅增加。
此外,也有高校由于转制转设等原因,也发出了温馨提醒:往年分数参考意义不大。
浙江大学
浙江省考生填报浙江大学建议:分左右鼓励填报浙江大学代码专业;分左右鼓励填报浙江大学医学院代码专业;分左右鼓励填报浙江大学代码提前批次专业。
浙江工业大学
建议浙江省内普通类62分(含)以上、位次左右以前;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的专业(类)以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分以上;普通类提前[教育学类(师范)]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分以上;普通类提前(三位一体)入围考生面试成绩70分以上;设计学类综合分排名名以内,鼓励填报浙江工业大学!
宁波大学
年浙江省普通类高考志愿填报建议:
.省内普通类名以内,66分(含)以上,大胆填报;
2.省内普通类名以内,分(含)以上,积极填报;
3.省内一段线(分)以上,鼓励填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