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招办主任解析年的招生*策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介绍,想学中医药等的学生家长千万不要错过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办主任解析年招生*策
学校名片
创办时间:年
本科专业:12个
国家重点学科:2个
硕士点:7个
博士点:3个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医药院校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校属性:工程、工程、双一流
学校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简称“北中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工程”、“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入选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
学校有和平街校区、望京校区和良乡校区3个校区,下设14个教学单位,有3医院,医院8个,医院8个,设有12个本科专业。教学单位:学校下设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国际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国学院(中医文化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教学部14个教学单位。
历史沿革
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年,与中国中医研究院合并;年,两院分开,恢复独立办学;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年,入选国家“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年,入选国家“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为和平街校区、望京校区和良乡校区。
学科建设
截至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中医临床基础、针灸推拿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民族医药、中医五官科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脑病学(医院)、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临床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院)、中医肝胆病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全科医学、中医肺病学、中医内分泌病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急诊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血液病学、内经学、金匮要略、古汉语与医古文、中医脑病学(医院)、中医痹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乳腺病学、中医周围血管病学、中医男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护理学、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理)、中西医结合临床(医院)、中医药信息学、中医文化学、中医神志病学、中医循证医学、中医体质学、中医药英语、中医国际传播学、中医药管理学、医药卫生法学、航天中医药学、航海中医药学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护理学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外科学、中医药管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人文学、中西医结合基础、护理学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人,专任教师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3.2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75.88%,有博士生导师名。学校现有“国医大师”4人,“首都国医名师”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享受*府特殊津贴专家92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的师资队伍。
收费标准
学校按照有关部门批准的标准和学生所学专业学制年限收取学费,学生于每学年报到注册时交纳。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英语、护理学(对外交流方向)专业为元/年,其中长学制专业本科阶段学费按照本科生标准收取,研究生阶段按照当年研究生标准执行;管理类、护理学、法学(医药卫生)专业为元/年。住宿费为-元/年。
校园风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坐落于首都北京市三环,正处于繁华地区,但是它没有气派的回廊,也没有奢靡的教学楼,只有着淡淡的药香和宁静的环境,一踏入校园,仿佛就与喧闹的三环路划清了界限。
食宿条件
食堂:北京中医药大学附近五个食堂,都属于大学城,饭钱从1块到10几块不等,只要你想吃的都可以吃到。
住宿:住宿条件一般,本科生是6人间,上下铺,有桌子和柜子,有阳台,没有封闭,没有自己的卫生间,每层有2个公共厕所,每层有1个开水房,不允许在水房或者开水房洗澡,每层有一个电视间,一台电视。
在渝录取分数
就业情况
北京中医药大学届毕业生共有人,总就业率是97.77%。其中,专科毕业生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08%,本科毕业生人,占35.11%,硕士毕业生人,占47.93%,博士毕业生人,占7.88%;男生人,女生人,男女比例为0.34:1;北京生源人,京外生源人,京内外生源比为0.22:1。
从近三届北京中医药大学各学历毕业生就业率变化来看,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维持稳定。分学历来看,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就业率居高位,较为稳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95%上下;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较届略有下降,下降1.66个百分点。
今天的学校介绍就到这里,还想了解更多的家长及学生,可直接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