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如今的山东高等教育界,人们或许只知道有一所山东大学,齐鲁大学早已被大多数人相忘于江湖。但是山东人民,特别是济南人民是不会,也不应该忘记这所大学的,因为齐鲁大学曾经是与北京的燕京大学并称的,中国最顶尖教会大学之一,它以一己之力带动了整个山东高等教育界的发展。而且自其诞生起,便与济南城融合在一起,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共同奏响了近代山东、近代济南的文化进步之歌。
01落户在济南的教会大学
近代以来,天主教会为了在中国传教,医院与学校是其比较温和也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就山东地区而言,近代西方的教会学校最早可以追溯到同治年间美北长老会在登州建立的蒙养学堂(年)。蒙养学堂后来扩展为登州文会馆,并逐渐具备了小学、中学和大学资质。这之后,英美的教会组织在山东潍坊、青州等地建立了很多新式学校。年,在整合山东省内固有的新式学堂的基础上,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教会大学——齐鲁大学正式在济南成立。有人或许要问了,近代山东一向是排斥天主教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甚至还爆发过义和团事件,那为何还要在山东济南建教会大学呢?
义和团运动选址的背后,教会其实有着自己的考量。一方面这些教会在山东开办学堂长达数十年,无论是势力还是人脉都与山东息息相关,如果将新开办的大学设立在外省,那真是白为他人做嫁衣。要知道每个省的教会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同事关系,还有突出的竞争关系。再其次,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在整个中国都是十分重要的,更何况济南城是多条铁路的枢纽站,是中国北方为数不多的大城市之一。而济南本身更是有着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老城。所以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层面,亦或是教会自身的利益考量,都决定了新成立的这所教会大学落户山东济南,是合情合理的。
济南洪家楼教堂那么为什么教会要成立这样一所大学呢?
这还要和教会本身的宗旨有关。清末民国时期,大批量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并不是来游山玩水的,而是肩负着传播天主教的使命。但宣扬天主教义显然不能像之前那样只靠口号与暴力来解决,唯有通过温和的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达成目的。众所周知,医院都是传教士开办的,而这也是他们用以传教的最为温和、最有效的手段。
山东大学医学院正门(即老齐鲁大学校门)齐鲁大学最初的任务也并非后来那样钻研学术,而是给基督教家庭出身的孩童以教育的机会,为了不引起山东人的反感,还特意用全中文教学。不管怎样,可能令传教士们都未曾想到的是,他们建立的这所大学在短短20年间,就成长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界的一棵参天大树。
02齐鲁大学与济南城的相互影响
尽管齐鲁大学的服务范围并不局限济南本地而是辐射全山东乃至全国,但毕竟是一所坐落在济南的大学,其与济南必然要发生某种互动与联络。齐鲁大学大概位于济南西南,处于当时的城乡结合部的位置,但总体来说,与济南城之间的联络还是十分密切的。可以说齐鲁大学的存在,为济南城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联络沟通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以齐鲁大学为中介,中外教育界人士与知识分子时常以齐鲁大学的名义举行社会活动,一些身处济南的知识分子也得以进入大学教书,使其能力得以发挥出来。
山大医学院主楼(原齐鲁大学礼拜堂)由于教会的原因,加之济南并非像上海那般摩登,齐鲁大学在济南还是会有种隔阂与被排斥的感觉。但无论是出于传教,亦或是发展新式教育的目的,齐鲁大学为融入济南本地还是做出了许多努力。大学毕竟不是教会,其主要目的是教育,因此齐鲁大学尽可能地遮蔽其传教目的而突出教育色彩,他们努力将齐鲁大学的发展与济南城的发展路径相契合,以为济南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尤其是他们掌握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资源、科学技术与资金支持,能够更好地培育现代化人才,进而为济南城的发展提供最好的科技与人才支持。学校教师还时常带队前往济南周边乡镇农村,进行详实的社会调查,在培养学生社会感的同时,也为济南城发展提供了数据与材料支持。
老济南城03齐鲁大学对济南文化观念的影响
近代以来在中国出现的大量西方启蒙思潮,都与传教士或教会大学或多或少有密切关系。齐鲁大学成立两年后,即年,中国爆发了席卷全国的五四运动,大量西式思潮被引进中国,中国知识界大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势,想要完全冲垮固有的中国传统。
五四运动作为山东唯一的教会大学,齐鲁大学也在济南宣传启蒙思想与进步思想,希望能够改变中国人固有的保守理念。在诸多理念当中,有两点是十分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