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打通中职升学通道,能解决中考焦虑家长就业
TUhjnbcbe - 2025/6/12 3:19:00
教育部:继续坚持中考分流,但打通中职升学通道。但打通中职升学通道,就能解中考焦虑?家长:就业之路一眼见底,能叫畅通?

01教育部:打通职教升学通道

面对社会上广泛而呼声高涨的取消中考分流的声音,教育部有回应了。解读一下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发布会上的发言,可以说是针对社会呼声最强烈的几点都有了回应:1、中考“普职分流”非常必要,将会继续坚持,但不强制各地分流比例;2、调整中职定位,由就业导向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导向,畅通升学渠道,让学生家长愿意选择职业教育;3、加大投入办好中职教育,提升质量,让用人单位可以依靠职业教育。应该说,针对教育内卷中“普职分流”后升学通道中断的焦虑,教育部在不改变既定大方向的前提下,也做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社会和家长的焦虑。理论上来看,这次针对职业教育的定位调整,尤其是参照普通高考的高专本(高中-专科-本科)模式,通过“职教高考”实现职业教育的中高本(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似乎确实解决了家长们对孩子进了职高就断了继续升学之路的担心,打通了职教的升学通道,能够有助于缓解教育焦虑和教育内卷。可以说,这是继“教育双减”之后,真正意义上触及了中高考的指挥棒问题,但是,我们对这一次职教定位调整的真正“疗效”,还尚待观察。

02拒绝分流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前编制内老师,也同样是一个学生家长的堂主认为,至少到目前为止的所有解决办法和措施,都还是治标不治本的隔靴搔痒,并不能真正解决家长抵触职教、教育焦虑的根本原因。一、拒绝中考分流,是因为职高断了大学路吗?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都有一个固化的认知,认为家长们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分流进职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进了职高之后,考大学的通道就实质上被阻断了。另一方面,近几年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据中青报文),希望子女能够读到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的家长合计达到95.7%,能够接受子女在初中毕业后分流去职业学校的家长,只有31.4%。“拒绝被分流是因为上不了大学”,大概这也成了职教这一次定位调整的依据,解决了职高生的升学通道问题,应该就能缓解家长们的教育焦虑了。但这些专家们却忽略了一个本质问题:家长和学生并不是大学学历的最终需求方,最终的需求方是社会,是从公务员到事业编、国企、名企、民企等所有用人单位的需求。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学历教育,都不过是供方。那么,只解决供给侧的问题,不解决需求侧的问题,能达到教育双减的治本疗效吗?显然,单从客观规律上来说,似乎比较难。二、上大学,其实是社会的真实需求为什么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上高中考大学,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社会用人需要,是社会在“唯学历”。虽然几乎所有企业都会在镜头面前表示学历不重要,但现实却是,几乎所有企业的HR在招聘人员的时候,本科以下的专科生在简历筛选这一关的时候就已经被淘汰掉了。客观来看,社会对学历的需求背后其实分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对高学历背后的高能力的需求。这种需求是真实的,毕竟很多职能型岗位,要求的不仅是专业能力,还需要一定的综合文化素质,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才,显然是更能符合企业对综合能力的需求。第二种是社会对高学历的虚假需求,即学历虚荣或学历高消费。很多中级岗位,其实大专、高职毕业生就足以胜任,但有些企业或单位,就是要偏偏抬高门槛,将能力匹配的非本科生、非名校生排除在外。其实,无论是代表高能力的学历需求,还是学历虚荣下的虚假学历需求,都是当下社会中普遍客观存在的现象,作为供方的教育、家长和学生都不得不适应并迎合。有需求,就要有供给,明明看到社会需求在这里,却送自家子女去进职高(当然念不上去的除外),不是自断生路吗?三、拒绝职校的本质,其实是就业之路不畅在现实的学历需求下,稍微有点儿体面的工作岗位,或者说能坐着干活的工作,基本都要本科以上学历了。不仅如此,就连国内几乎所有的“国考”、“招公”、“考编”中也都明确要求,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学历,民办、专升本、自考等学历不在招录范围之内。“公办”不要,私营的也不要,难道每年大几百万的中高职毕业生,就只能去工厂站流水线了?虽然从小就被教育不能有职业歧视,但是,你今天能在哪里读书,就决定了你将来在哪里上班,一个月能挣多少工资,能在哪个城市生存,这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据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针对东、中、西部地区19个省份的34所高校、样本量超过2万人的调查数据显示,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元、元、元、元;中位数分别为元、元、元、元。职业本无贵贱之分,但薪资却是实实在在告诉我们,专科、高职毕业元的薪资,扣掉在城里租房、吃饭、交通、通讯、交友等开销,每个月恐怕还得让家里帮衬一下才能活得下去吧。更重要的还不只是薪资,一旦走了职教路线,且不说毕业后工作岗位大多是产业工人、技服人员,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岗位上,几乎没有向上晋升发展的空间,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养活自己尚且不易,就更别说要买房娶妻结婚生子了。现实就是:升职渺茫,加薪无望,人生路一眼望得到头,这样的职教就业之路,能算得上畅通吗?如果说职校毕业能就能到工厂站流水线,那么这条就业之路确实是通的,而且是一条直线,一眼望到头的直线。但这条就业之路,却不能算“畅通”,因为几乎没有向上发展和成长的空间。这样的职教就业之路,本质上还是死路。

03职教就业之路畅通的希望在何方?

整体来看,教育焦虑早已不是有些“砖家们”想当然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焦虑了,而是不要进职高、不要被中考分流的中考焦虑了。虽然教育双减的系列措施和职业教育重新定位打通升学通道的双管齐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长们担心的进了职校就不能升学的问题,但却仍旧没有解决职教体系毕业之后的就业通道和就业歧视、就业发展等问题。要解决教育焦虑和内卷的病根,根本上还是要打通职教体系的就业之路,让职校生的就业,也能参加“招公”、“考编”,也能进事业单位,也能进国企,也能进中外强,这样的社会用人机制,才算是真正的通了,畅了。当然,这就需要所有“国字辈”单位的榜样作用了,能不能在编制里分出一定比例给职教体系出来的毕业生呢?如果有了“国字辈”企事业单位的引领示范,再加上“人社”制度上的强化,职业教育的就业通道,想必也就不会是一条直线的死路了。或许只有这样,职业本科才能真正和学历本科一样,中考“普职分流”才不会被家长拒绝。但是,这就不仅仅是教育一家能解决的问题了。我们只能期待......——END——专家:中考分流未挡大学路,家长:去看看有几个职高进大学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通中职升学通道,能解决中考焦虑家长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