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规范和管理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如今的联合办学产生的学校名称就深刻地反映了是谁在主导着教育。中外联合大学如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新型的学校,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
以上海纽约大学为例,最初的发起人向中国教育部所报的意向的学校名称为“纽约大学中国校区”或者“纽约大学上海校区”或者“纽约大学(上海)”或者“纽约大学上海分校”;后来这些名称均没有得到批准。教育部给出的学校名称为“上海纽约大学”。在现实面前,发起人只能低头,美国纽约大学也只能认可,尽管美国纽约大学对外的宣称是纽约大学上海分校或者纽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把上海纽约大学、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和纽约大学马拉西亚分校一道视为全球的有机校区。
再以成立较早的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合作办校,这又是一个中外合办大学的价值典范。由于浙江万里学院的“弱势地位”,英国诺丁汉大学一直主导着宁波诺丁汉大学招生、管理、发展等,也许这就是好事儿。毕竟英国诺丁汉大学大学管理水平、产出能力、声誉影响在全球都有一席之地的。英国诺丁汉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