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抚州市区的中、小学里
有多少校名带数字的?
有多少校名带“实验”的?
这些“撞名”学校,
有多少抚州人傻傻分不清?
01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无才莫进抚州门!”
说起抚州,你的大脑里一定会蹦出四个字:才子之乡。
是的——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词坛圣手晏殊诞生于此。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散文大家曾巩诞生于此。
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诞生于此。
中国历史上又一位杰出的词人晏几道诞生于此。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理学大师陆九渊诞生于此。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诞生于此。
……
在这片人才辈出的土地上,千百年来,尊师重教之风不绝如缕,不仅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让抚州的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远在宋代,临川就以书院之多,所出进士之众而名重一时。
近十年来,抚州以不到全省十分之一的人口,向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输送学生超出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
02
然而,培育了众多才子的学校却很难找出一个有才气的校名:
数字系列——
临川一小、临川二小、临川三小、临川四小……临川十五小
抚州一中、临川一中、临川二中、临川三中……临川十六中
“实验”系列——
抚州市实验学校、金巣实验学校、高新区实验学校、临川第一实验学校、临川实验学校、
临川实验小学、抚州一中实验学校、临川一中实验学校、临川二中实验学校
据说现在正在筹建抚州市第二实验学校、临川区第二实验学校。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人口的增多,说不定将来还会建第三实验学校、第四实验学校……
怎么样,听到这些校名,特别是那些带有“实验”二字的,是不是和我一样有头晕的感觉?
如果你是一名外地人,想去抚州的一所“实验”学校,作为一名正宗的抚州人,我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如果打的,你基本到不了目的地。
为什么呢?
因为即使司机叔叔是本地人,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判定位置。面对这一堆近些年来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实验学校,他也是两个字:蒙圈!
哦,你说用导航?嘿嘿,我告诉你,好些学校更名、起名的速度太快,导航也跟不上,压根就定位不了!除非你知道学校的坐标。
外地人找不到学校心里急,本地人好不容易找到学校也叫苦。
据说,好些家长送娃入学后,开通了“家校通”,一段时间过后,发现接收不到学校发的通知信息。回头一查,我勒个去!原来当初在网上注册时,勾选错了学校,信息通知都发到别的实验学校去了!
是家长眼神不好么?No!No!No!只怪学校的名字太相似。试想一下,多胞胎叫错名字认错人不是很正常的事么!
不禁想起距抚州一百公里之遥省城南昌的名校:
育新学校、洪都学校、南师附小、豫章小学、百花洲小学、邮政路小学、站前路小学、珠市小学、松柏小学、羊子巷小学……
这些在南昌家喻户晓响当当的校名,或源于当地的历史文化,或源于学校所在的街道名称,辨识度都非常高。外地客人在南昌打的找学校,绝对一找一个准儿,断无迷路的可能。
其实抚州有好多自带才气的学校,就缺一个好校名而不被人记住。如:
临川区实验小学,位于香楠峰原“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所建兴鲁书院旧址,创办于年,初名为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临川区第三小学,位于文昌桥头,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年),其前身为临川县官立高等小学堂,现址为孔子庙、洗墨池原址(曾巩《洗墨池》有记载)。
文昌桥你知道吧?明朝万历年间“陈、罗、章、艾”四大才子“文昌桥上晒文章”的故事有木有听说过?
另外,抚州的很多社区、街道名字也是才气十足:
同叔路、清风路、文昌阁、五皇殿、香楠峰、三元楼、穆堂路、荆公路、大公路、玉茗路……
有没有觉得,如果把“实验”二字换成抚州历史名人的名字或是这些社区、街道名,那些学校是不是立马变得星光闪闪、才气逼人?
当然,这也就是个人臆想。事实是:抚州城区这也是实验学校,那也是实验学校,满大街都是实验学校!
而抚州市所辖的一些县近十年来新建的学校,都懂得利用当地名人资源去取名。如:南丰县子固小学,东乡县荆公小学,金溪县仰山学校,资溪县泰伯小学……
面对这一现象,我只能无奈地理解:也许我们堂堂大抚州只对“实验”二字情有独钟。
03
然而,学校叫“实验”到底有什么好?
我百度了一下,所谓实验学校,是担负探索和检验某种教育理论或进行教育改革试验任务的学校。
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家为了实施和检验教育主张,常创办实验学校。
如,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创办新庄孤儿院等教育机构,试验其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张;19世纪初英国欧文创办幼儿学校、新和谐村等,试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有19世纪的杜威学校亦称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英国的夏山学校,德国的实验学校等。
在我们中国,20世纪30年代前后,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等也创办过实验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探索、检验社会主义教育改革设想和教育理论,各省、市、区普遍设立了实验小学和实验中学。
这么说来,“实验”二字,确实给人洋气、高端之感,难怪人们对它青睐有加,仿佛只要叫了这个名字,学校就能一秒变名校!
想当名校没有错,只是,不一定要拿名字来做文章吧。现实中,很多不带“实验”二字的学校是名校,而且是大咖级的!
北京市景山学校,是一所专门进行城市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试验学校。由于学校西邻景山公园,故取校名为“景山学校”。人家名字里没有“实验”,却是北京市高中示范校以及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教育更新计划联系中心之一,全国闻名的学校!在它创办20周年之际,邓小平还为该校特地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上海市浦东明珠小学,把“和智慧一起成长”作为学校的校铭,构建多元智慧教育的办学特色。名字里没有“实验”二字,却是全国现代小学教学先进实验学校,上海市排名前十的名校!
成都市草堂小学,因其座落在杜甫草堂旁边而得名,学校打造诗意校园,独具特色,是成都教育一张靓丽的名片。
……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不胜枚举。可见,衡量一所学校是“菜校”还是“名校”,跟校名里有无“实验”二字确实没有半毛钱关系!
当然,倒也不是说叫“实验”不好,只是觉得大家都叫一样的名字,除了使学校缺乏辨识度之外也失掉了学校的品位与特色,还白白浪费了“才子之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实在是可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