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南京一中校长被要求下课,人民不满意的
TUhjnbcbe - 2025/5/30 16:46:00
我们的教育方针中,有一句话叫“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可是,如果“人民”对教育不满意了,作为校长该怎么办?校长向家长们认错,这没什么稀奇的事情,当然前提是校长真的有错在先。但是校长本没有做错,却不得不违心向家长认错,他低下的头,与其说平息了家长心中的怒火,可带给教育的又是什么?南京一中今年的高考成绩并不算差,一本升学率达到95.34%。这个成绩放在全国哪个省,都是很牛的。但家长所要求的,远不是上一本线,而是高分线!南京一中招录的初中生分数远高于二十九中,但一本率和高分学生数,却比人家要低。作为家长,自然认为南京一中这样高分进来却考了“低分”,就是教育的失败,于是才要求“校长下课”。南京一中的认错,在我看来,表面上平息了家长的怒火与舆情,却也给教育开了个坏头。从今以后,再无素质教育。有必要的反思,无理由地认错评价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自然离不开成绩,尤其是中高考成绩。南京一中今年高考高分段人数少,也确实需要反思一下问题在哪里。但仅凭一年的一本高分人数和上清北线人数来评判好坏,实在有失偏颇。正常的反思,也应该与家长沟通。但如果学校本就在坚持正确的教育路线,贯彻正确的教育方针,坚持走素质教育的正确道路,那么,即使一时的高分人数减少,完全没有必要向家长和社会认错并道歉。一个校长,需要有坚持正确教育道路的信心和勇气,这是一种教育情怀,更是一种责任担当。抛弃个人的名利与荣辱,坚守心中的教育理念,才当得起人民校长这个称号,尤其是在一中这样的学校岗位。素质的面子,应试的里子南京一中于7月底发布发《告届高三家长书》,实质上所有的举措,都属于应试教育的范畴。在家长压力面前,他们采取了妥协与迎合。但这一群人的满意,是不是代表了“人民”满意?南京的教育,既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心与毅力,也有坚守应试唯分数论的群众基础,在《南京的家长,已疯》里已经清晰表明了在分数面前,素质教育还很遥远。从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到强基计划,事实上还是回到固化分数功能的老路上突显了应试教育的重要性。高考录取规则无论怎么改革,但在公平面前,没有比分数更好的尺子。南京一中面临的舆情考验,在全国所有的中学都存在,高考指挥棒面前,分数是绝对的升学刚性依据。“在妥协中挣扎,在迎合中探索,在应试中素质”,这是一位高中校长对我曾经说过的话。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训练,一个撑面子,一个撑里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更多中学校长在两种教育模式中的委曲求全。教育理想不得不在现实夹缝中求得生存。唯有才者居之,有能者担之我认识一位教育局长,因为不满意一个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方式,被一群家长闯到局长办公室,要求更换班主任老师。局长在了解到这位班主任老师实质上是一位优秀班主任,也并无过错以后,百般劝解家长加以理解,但家长无理可喻。直到最后他拍案而起:“我就是不当这个教育局长,也不会同意你们的无理要求!”局长要撤换班主任,确实只是一个电话的事,但这样的事,一旦开了口子,却会寒了老师的心。家长只看到自己孩子的利益,局长看到的是事关整个教育发展的大计,事关教师群体荣誉得失能否安心工作的大计。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发展素质教育的路径,这才是目前教育最急需解决的关键,就像如下的方式究竟是否素质教育的内涵也值得商榷。不许考试,不许补课,不公布分数,不让排名,不能按照成绩分班;改课表,减课时。45分钟一节课改成40分钟,一天少掉一节课中国的教育改革需要在现实环境中探索发展,需要有更多有能力有担当的教育行政领导与学校校长。我们无意要求像南京一中的校长一定要硬扛,想来他们已经承受了不可知的压力。然而当我们在看到一遇到家长反映学校或老师这样那样的事,舆论与领导总是把学校和老师推到前面当替罪羊处理了事,当教育部反复要求不得宣传高考状元里,媒体新闻里却总是出现连番累牍的“状元”轰炸时,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出来,理解教育,为学校和教师说话!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京一中校长被要求下课,人民不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