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择校的时候,去不了名校,大学也是很大一部分追求的目标。相比于名校而言,大学多,专业选择余地大。但对于本科成绩不好的二本生,依旧难度很大。
每年失败的考生很多,也有的同学逆袭到大学读研,但其本身的实力却并不突出。那么,对于本科不好,成绩又较差,考研还想选名校的人,应该如何择校和选专业呢?#考研院校选择#
挂过科的二本考生,却能逆袭到读研,原来是用了这些“套路”!
有考生给小水留言,咨询关于考研择校的问题,这位考生本来打算报考浙江大学的,但是却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挂了两门科目。这使得他信心受挫,近期刚补考结束,浙江大学他也不敢考了。
由于一门心思想读研,只注重学习那些考研能考到的课程,本科阶段的成绩并不好,所以才出现挂科的情况。他本科是二本院校,考研最低想去读个大学。然而,对于择校和选专业方面,开始纠结了,怕选太高考不上。
对于这位考生的情况,小水建议他不要焦急,要重拾信心。本科阶段挂科了,只要补考过了,不影响毕业就行,也不耽误他考研。在择校上,降档选大学的话,选对专业和学校就行了。
前年就有一个二本考生,和这位同学的情况类似,他直接选了贵州大学的一个冷门专业,只花了一年多的备考时间,就顺利读研。他报考的专业只有2个人上线,调剂生6个,都是一区超过的高分考生。要是让他直接和那些人竞争,他肯定是比不过的。
所以,如果考生的实力平平,没有实力和那些学霸考生竞争,还要想保证读研的可行性,那么有一些择校和选专业的“套路”,考生只需要按部就班来就行了!
01、套路一:近些年新增的研究生专业,报考人数极少
每年各大考研院校中,有不少是新增加的考研专业,那么考生要想在大学里读研的话,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报考这些专业。因为这些专业刚开设,知道的人少,报考的人不多,那么国家线就基本上是复试线,也不太会刷人。
当然,也有的人为了能够在名校读研,不论专业,哪怕和本科学的专业不相符,也有可能会跨考。这种专业上岸的概率很大,但也仅限于刚新增专业开始招生的前两年。随着时间的增加,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其竞争力也会加剧,考生要把握度。
02、套路二:几乎年年招调剂生的专业,过线就等于被录取
大学里,也有一些冷门专业年年报考的人少,上线人数不足,年年在招调剂生。这种专业考生如果报考的话,只要冲进复试,基本上就等于录取了。
这里要格外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考生要对大学的口碑进行一个摸底,看看专业上线人数不足到底是不是无人报考。要是难度太高,或者是学习故意压分,那么考生还是避开为妙!
03、套路三:报考“少干”研究生,录取分数较低
如果考生是少数民族考生,可以报考考研院校中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要知道,这类研究生录取分数很低,远低于国家线。基本上每年的国家线在左右,难度极低。
而且,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也不需要担心单科线的问题,只需要总分过线就行了。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受限制,每个学校在各个省份招收的名额是有限的,竞争也不小,考生要选对省份,最大优化配置,找个录取人数多的。
04、套路四:偏远地区的大学报考的人少,竞争小
考生的实力非常重要,但是择校也是一门学问。与大城市不同的是,偏远地区的大学报考的人数较少,竞争压力不大。更有甚者,保护一志愿考生,只要你敢报,过了线,人家就会录取你。
以上在考研择校和选专业上的“套路”,哪怕你的挂过科的二本考生,也能逆袭到大学读研。不过,这种方法只是极大提升了考研被录取的概率,考生本身的实力也是一个因素,毕竟国家线就在那,没过线调剂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你是三本大学的考生,你在考研的时候会选名校吗?如果你考研复试被刷,能调剂到二区普通学校读研,你会接受吗?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专升本后,跨考文学类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如何择校?
多所大学临考提高考研门槛,这一限制条件让很多考生头疼不已
英语不好,选二区的大学,可能连复试机会都没有,这点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