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环境不好的当下,就业压力不止局限于中年人,应届毕业生这些就业主力军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择业烦恼,尤其是在经历疫情洗礼的高考生也开始毕业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就业选择瞄向考公考编。在考公热成为普遍现象的当下,作为一个有过几次经历、算不上成功或失败的亲历者,我想把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分享出来,给感兴趣的人一些参考的案例。
01个人背景
学校、专业、家庭背景的不同,都影响着个人选择,吾之蜜糖彼之砒霜。
本人就读于一所末流院校的农学专业(本、硕均在这个学校,的名头也许为就业加分不少,农学的大背景又把就业拉入高难度副本),性格内向,普通家庭,家人只是一个随时可以依靠的港湾。
我考公考编的经历主要时毕业那年和工作后的一年,说来也算经验丰富了。在毕业那年参加过联考省份的省考(当年进面分最高岗位的第4名,+,申论无大作文),也参加过洛阳市的选调考试(招10排19,进面未上岸),又在同年的下半年参加了某市的事业编统招(职测和综应c,断层第1,面试同单位第一,差距不大)和国考白云机场海关(半年没复习,前两名进面放弃面试),入职事业单位后,又参加了国考(70.2+47),江苏省考(忘记分数,但是不高)和广东省考(83.3+65.5,第3进面,面试同岗第1,综合第2),这一年的考公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申论极大地拖了后腿。
02考公第一步
考公的第一步是什么?选一个好的岗位?挑一个好的网课老师?还是开始刷题?
在我看来,考公的第一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自己放弃考公的想法,尤其是刚刚毕业的人,更应该多和自己“谈谈”。考公是一条窄路,是同龄人七三分界的那后30%,是一个枯燥的围城,是更少的可能性。如果多留意,就很容易听到这样一句话“考公只有上岸的那一刻才是快乐”。所以考公第一步就是要对体制内的身份祛魅,有自己的清醒认知。
03小白阶段
如果是完全没有考公经历,只是决定要走考公考编这条路,那么你就要了解几件事:岗位、网课、刷题。
考公考编的岗位,一般是在所选省份的人社局、人事考试网、组织部等网站公布,国考是在国家公务员局,具体的岗位在公告附件里可以查看。国考时间一般是十一月底十二月初,联考省份一般是三月或者四月,中间或夹杂着江苏江、山东、广东(近两年与联考撞车)等,本质都是行测+申论,但是细节又有所不同,备考方向会有所差异。事业编考试也类似,最大的不同是一般是考职测+综应,综应根据不同的岗位类型(abcde)又有所不同,虽然之前存在一些省份仍考公基,但这几年,重庆、山东都改革为职测+综应,可见大趋势如此,公基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单位单招的情况,具体可参照公告。
网课的选择很多,主要还是分行测和申论两大类,行测又有5个板块(言语+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数量),申论则主要是有无大作文两大类,主要的复习精力也是集中在行测板块,每个板块都有一些不错的老师,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没必要纠结太多,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绝大部分人还没到需要挑老师的地步,尤其是套路模板高度相似的现在。网课选择不宜贪多,也不要过于求全。
刷题方面,可以用平板或者打印历年真题进行刷题,好处就是可以快速判断对错,坏处就是容易错过那些纠结的题目。网课和刷题,可以同步进行,不需要非要学完网课才去系统刷题。
04备考提分阶段
当你看懂了考公的“说明书”,就正式开始了备考提分阶段,关于考公,最难的从来不是正确率,而是完成率,对于绝大部分考试而言,行测是超量的,这就要求你固定时间内去提高自己的正确率,所以,我建议一开始做套题就卡好时间,留好涂卡的时间,甚至可以在开始学习之前,先做一份真题去了解一下行测具体是什么样子。行测不是从零开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础,先拿真题去探探自己的“底细”。
这个阶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套题刷真题,做好复盘工作,了解自己的薄弱项和考试的重难点,刷套题是培养做题的感觉,复盘才是真正帮助自己提升的过程,但你复盘一套题,过个三五天再去做一次,用更少的时间,能达到90+的正确率,那么你的复盘才有可能有效果。
05难度进阶版本
当你进入到瓶颈期,你可能要将学习重点换一换,比如做题顺序、做题节奏:数量技巧、常识积累等等,这些都是你继续提升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