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有教无类华夏文明史上的最伟大事件,没有之
TUhjnbcbe - 2025/2/17 8:17:00

前些天漫无目的地偶然一次翻手机,点到一个视频,看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了一句话: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当时,心中很有触动。

给所有的孩子,一个共同的起点,让他们都赢在起跑线上,不再因家庭、区域的不同而遭受不公,这对所有的中国家庭特别是普通家庭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变”。

所谓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根本区别,在老师;资本想在教育培训市场疯狂逐利,最核心的“武器”,也是老师——清华校长梅贻琦早就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不是一代人这样认为,也不是只有中国人这样认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好的老师,始终都是孔子——大成至圣先师、天纵之圣、万世师表。

老师,是每个人成长路上的指路明灯。所以,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不朽,不在于他创立儒学,他自己都说自己是“述而不作”,也就是说:他说的话,都不是他自己创作的,而是复述他以前的古圣先贤说过的。

孔子不朽,在于他是一个好老师: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办私学的人,他打破了官学对学生的限制,他将“有教无类”的主张当作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

有教无类,就是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地域等等,只要肯虚心向学,他一律对他们进行教育;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贫富、贵贱、智愚、善恶、地域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有教无类,是华夏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事件,没有之一。

只要做一个假设,站在这件事的反面,就能看清整个真相:如果孔子不是有教无类,而是“有教有类”会怎样?

01

很有可能,孔子以后的中国,会出现印度一样的种姓制度——世界上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并且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

如果当时孔子有教有类,那么他的弟子和他弟子的弟子,很有可能就是中国版的“波罗门”,一代一代拥有解释经典和祭孔的特权,垄断文化教育以及儒家话语解释权,永远高高在上地享受各种特权。

而那些无法受到孔子、孔子弟子、弟子再传弟子教育的普罗大众,则很可能沦为中国版的“首陀罗”,世世代代,只能做佣人、厨师、工匠。

当然,如果运气够好,也可能是刹帝利,生生世世负责保护波罗门;也可能是吠舍,负责经商、布施、纳税,来供养波罗门和刹帝利。

可是,如果运气实在太差,投生到“贱民”的家庭里会如何呢?

——世世代代,不能受教育、不可穿鞋、没有社会地位,只被允许从事非常卑贱的工作,例如清洁秽物或丧葬;

——世世代代,作为贱民,在路上走过的足迹要清理抚平,甚至连影子都不可以有交叠,以免玷污他人;

——世世代代,会被各等级的人视为“不可接触者”,各等级的人都严禁触碰到“贱民”的身体,如果不慎接触到了,那“贱民”被打甚至被杀的事就太常见了,打完杀完,别人根本不必负起任何法律责任;

不要想“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生生世世做“贱民”,反抗这个字眼,永远不会出现在“贱民”的脑子里,他们连看上等人一眼的勇气和胆量都没有。

孟子说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和禽兽有差别的地方本就不多,世世代代做贱民,“贱民”就会不如畜生,这已为印度至今的现实所证明。

中国历史上,也绝不可能出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口号,更不可能出现“等贵贱、均贫富”这么先进的理想!

02

如果孔子有教有类,还有一种可能——儒家学说的影响力可能不会那么大,秦始皇就不会焚书坑儒。

然后,董仲舒因为家穷就无缘修习儒学,汉武帝就不会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一套。

不用儒术治国,对当时的汉武帝来说:道家无法富国强兵、实现他打击匈奴的雄心,墨家讲兼爱、非攻,不支持他打击匈奴;秦朝因严刑峻法被灭不久,法家肯定也用不得;佛家讲慈悲为怀,更反对战争。

只剩一种选择:一神教,因为他要加强中央集权,掌控全体国民。

当时的大汉,可能会引进基督教或自造类似基督教的宗教;或者被印度教、伊斯兰教等攻占意识形态高地,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力量。

如果是那样,多年以来的宗教战争,中国人绝对难以置身事外,别的什么事也不用干了,天天和中东、阿拉伯、欧洲等争”谁才是真正的上帝、真主、神“就忙得不可开交了。

没有魏晋,没有大唐盛世,没有元宋明清,当然也就没有了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

要么,中国人人吃饭前要祈祷,要感谢上帝赐给我们食物,要把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供奉给上帝。

要么,就会像印度的札格纳特教徒一样,每天活在极端的宗教狂热中,没事就喜欢自我折磨和自我残害,在举行大祭的日子里,争着投身于载着神像的车轮下将自己轧死!

如果中国以某种一神宗教发展到大清朝,也许英国和法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

中国可能不会有百年屈辱,但那个时代的中国精英、最顶尖的那群人,绝对接受不了“无神论”的马克思主义。

也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今天的教育公平不公平这个话题。

03

如果孔子有教有类,肯定是选择富的、贵的、智的人群做弟子。如果这个传统传承下去,那么,下面这样一批出身贫寒的人肯定不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出现——

随母三迁的孟子。

凿壁偷光的匡衡。

囊萤照读的车胤。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父母无名的李白。

茅庐为秋风所破的杜甫。

十岁丧父随母还乡的李商隐。

两岁丧父随母改嫁的范仲淹。

需要母亲画荻教子的欧阳修。

生逢乱世的岳飞。

写《寒窑赋》的吕蒙正。

裤子都穿不上的朱元璋。

……

这个名单,还可以拉很长很长。

所以,有教无类,是中国文明史上的最伟大事件,没有之一。

所以,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我是游梵,一个书中问道的凡夫、寻思真理的俗子,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给我点个赞吧!同时希望你能留下评论并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教无类华夏文明史上的最伟大事件,没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