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参加表彰大会的代表,向全体代表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再立新功、作出表率。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宣读表彰决定。在荣誉榜单当中,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学校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这是该校继年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年校长陈继俊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两项国家级殊荣之后,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域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全国文明校园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消息传来,全校师生无比欢欣鼓舞,大家在群里都互相传递这种喜讯,一些兄弟学校也来电表示祝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作为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学校校长的陈继俊,依然把喜悦写在脸上。
创建文明校园是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铸魂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设从青少年抓起的基础工程。我们的初衷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这一活动的创建,能够把学校进一步办好,然后在农村学校教育这一块树立一个标杆,作为全省的示范学校,以点带面,给周边的学校产生一个正能量的影响,特别是带动我们区域内学校的发展。校长陈继俊言道。
事实上,早在5年前,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学校在灵动教育核心办学理念下,凝聚班子共识,就以六好为标准,把生盈灵性,快乐成长办学宗旨融入文明校园的创建之中,以乡村少年宫为抓手,打造特色课程,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构建书香校园文化,营造优美校园环境,不断拓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让文明之风拂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文明花开,捷报频传。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中国少年儿童研究发展基地、海南省省级规范学校、海南省中小学传统民乐教学示范基地、海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海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海南省校本研训示范学校、海南省文明校园、海口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海口市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海口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海口市优质田园课程基地校、美兰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时任海南省省长、现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与校足球队员亲切交谈并在足球上签名
孩子们为来学校视察工作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及来宾演奏“海南八音”
创办于明朝末年的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学校,有着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在其三百多年漫长的办学历程中,由一所简陋的私塾发展成为海口市办学规模最大的农村乡镇中心学校。为突破办学瓶颈,寻求学校更大程度的发展,年,在北师大专家团队的方向指引和智力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重塑办学理念,大力践行灵动教育,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至此,一场以文化的力量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的大戏在灵小校园大幕开启。
校长陈继俊认为,创建文明校园,领导班子的正确站位是第一位,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创建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在创建工作过程中迸发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的韧劲,也才能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贯穿到办学全过程。为此,学校及时成立了创建全国文明校园领导小组,校长陈继俊亲自担任组长,坚决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增强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做到政治强、纪律严。
按照文明校园创建的六好标准,思想道德教育好作为其中的硬性指标,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学校把其作为学校创建工作的切入点,充分发挥过去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把学生的德育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也正如校长陈继俊所言:学生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你还谈什么文明?所以在灵山镇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创建文明校园的压舱石。
在学校德育工作上,一方面,学校及时制定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考核体系中,通过考核激励等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整个德育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逐步完善了以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主动通过召开校会、家长会,引导家长和社会各界力量,对学生进行纪律、安全、法制、仪表仪容教育,提高其道德认知和公民素养。
针对农村孩子在入校前养成教育上的缺失,学校以班级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便从学生的服装发式、卫生习惯、课堂纪律、课外活动等入手,把养成教育灌输到整个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要求学生见到老师必须问声好,上下楼梯要谦让,同学之间要友爱,进老师的办公室要先敲门,做错事情要勇于认错,上公共汽车要让座,公共场所不喧哗、不随地吐痰……
在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学校,整个学校德育工作不流于形式,不是简单而无用的说教,所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呈现自主性、渗透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学校举办了我与中国梦、做有德之人、三爱、美德少年评选、最美教室评比、勤俭节约孝敬父母、珍惜生命安全教育、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在全校形成了追求上进、以礼育人的校园风气,让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学校里做个好学生,走上社会做一个好少年。
为引导学生从小有责任有担当,学校通过挖掘本地历史文化六公文化,建设德育教育基地。每逢传统节日、重大节日,学校总是以此为契机,开展系列爱国、爱家、诚信等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向良好思想道德方向发展。对于学生和每个班级的优秀表现,每个星期学校德育处还会对他们进行评比,这样在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不仅思想在不断进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好的班风、校风的形成。
学校全体党员深入革命老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诚然,一所文明的校园,一定拥有一个环境优美的校园。同时,一所文明的校园,亦是一所文化气息浓郁的书香校园。
走进今天的灵山镇中心学校,整个校园占地面积亩,校舍总面积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布局合理,形成一轴、两牌、三园、四楼的规划布局。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功能室齐全,有设备先进的电子备课室、藏书丰富的阅览室、特色鲜明的大队部、充满童趣的美术室、充满趣味的棋艺室、温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而电子白板的普及、校园广播的开通,则标志着学校已经进入信息化教育教学时代,这一切为学校现代化教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走进今天的灵山镇中心学校,学校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文化氛围浓郁,处处可见的名人书画作品和学生习作,创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筑外墙色彩的搭配,让人从视觉体验上直观感受到灵动的韵律;校园长廊内的国学经典字画,楼道里的特色文化、道德宣传牌或提示语,一景一物都在传递着中国优秀文化和做人的道理,处处彰显文明细节,时时洋溢文明新风,真正实现了让墙壁说话,让标语唤醒,让花草传情的育人功能。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设计凝聚了老师们的创意和思想,融入了灵动的文化理念,显得格外生动、形象、大气。校长陈继俊认为,灵山镇中心学校的文化气息就是要让一切看得见的成为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