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1/3 17:55:00
1月27日,杭州日报《期末排名落后对手学霸哭喊:考得比我高的最好死掉》报道说,杭州初二女孩小丽,因期末考试排名比班级里的竞争者小强落后,竟然哭喊着:“我现在的心愿就是最好小强死掉!”看完这条新闻,我对小丽考试后的这种反应,瞬间生出了无限的同情。这名女孩,已经把自己绑在了一辆战车上,而这辆战车的目标只是学习成绩的好坏,只是各项学校会考试的功课是否优秀。一个刚刚上到初二的学霸,考试过后竟然哭喊:“考得比我高的最好死掉!”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已经变态扭曲得多么严重。这样的教育,真的是在毁人不倦。这条新闻,也让突然回忆起一桩往事,那是大概十年前发生的一幕惨剧:一名某专科学校的大一女学生,在那年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晨,爬到她所在学校的七层教学楼顶上,一跃而下,了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名女生为什么要跳楼自杀呢?事情的起因要从惨剧发生前一年说起。这名女生在自杀前一年的高考中,因故失利。高考之前,在当地名校的高中部里,她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列。按照她每次模拟考试的成绩预估,本来她有机会考上全国范围内排名最好的大学。最保守的预测,也是稳稳地可以上到一本学校。可是,好巧不巧,就在高考之前,她得了重感冒,高考的考试时间正好又在她的生理期,考试的紧张加上身体的不适,导致她发挥完全失常。成绩一公布,她就哭了,按照当年的分数线,她的分数,上三本都不行,只能上专科。她想复读一年,而她父母却认为,一个女孩子,青春短暂,复读太浪费时间了。这名女孩子长得非常漂亮,在她父母眼里,她到了一定的年龄诱惑也会增多。即使复读一年,说不定也会谈恋爱荒废掉。因而,她父母劝她不如先上个专科,然后专升本。而且,只要她愿意,专升本之后也是能够考研的。据说她父母先是好言相劝,后来,看她执意要去复读,就拿出长辈的威严,说是复读就得自己花钱,用父母的钱复读可不行。她只是一直在读书的小姑娘,哪里有什么生存的技能?更不用说,复读期间必须用全身心投入学习中,也不可能有时间找工作养活自己。她不懂一直百般宠爱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会变得这么难说话。她不知道,父母用的方式是欠妥的,但父母肯定是因为心疼她,是为她好。最后,面对现实,她很无奈,只好屈服于父母的决定,去了一所专科学校。但是,在心里,她是不服气了。她上的那所专科学校,说起来也不算很差,在全国的专科学校中排名是靠前的。据说,有的年份,竞争很激烈,外地的考生,有的专业还必须达到二本的分数线才能进入。就在这名女生跳楼的前一天,那一年的高考刚刚结束,她听说高考题目相当简单。于是,经过一夜的挣扎,她终于没有过得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坎,第二天清晨,就用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有看过现场的人后来说,女孩是抱着必死的念头跳楼的,她直接头朝下跳到冰冷的水泥地上,当场殒命。当然,这是一个相当极端的例子,一般的孩子可能会在经历了挫折之后,最终战胜困难,慢慢成长,慢慢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但是,我们也不能小觑心理问题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如果那名当年自杀的女孩子,她的父母耐心更好一些,对她的各种担心更少一些,就让她自己选择。那么,复读一年之后,即使再次因故高考失利,她也不见得会用自杀来抗争。这条新闻中的小丽,刚刚才上初二,已经在学习上表现出了这么强烈的好胜心,如果将来高考失利,对她的打击就是巨大的。在新闻中,心理老师分析,“长期高强度、高标准的学习要求,导致孩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不知不觉中,就认为“学习成绩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而一旦碰到考试失利,这样的孩子就会“全盘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产生偏激的念头。”因此,即便是学霸,其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笔者认为,目前来说,小丽的年龄还小,可塑性还比较强。当自己考试失利的时候,她难过,她就高声地发泄出来,这比放在心里纠结还是要好一些。因为这样说出来,最起码身边的人能够知道你不开心的理由。而且,在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家长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么,我们可以期待,家长会配合心理老师,慢慢纠正她的心理偏差,让她知道,在生活中不但有学习,还有其他很多重要的事情。总而言之,一个初二的学霸,考试过后竟然哭喊:“考得比我高的最好死掉!”问题不完全在孩子的好胜心,而主要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已经近乎变态。以至于学生们根本不知道除了学习,还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这样的扭曲变态的教育方式,可以休矣。笔者真心希望小丽,以及和小丽一样,为了期末考试的分数高低,而纠结、而不能开心过寒假的孩子们,都能够知道,作为一个人,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全,对自己一生的影响,比起学习成绩的高低,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