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省54.9万余名初三毕业生在等待中考成绩公布,其中杭州9万人。
早上9点,温州中考成绩出炉,网上很快有人晒出分数,有考生英语、数学考出满分,社会考出99分,成绩亮眼。紧接着,慈溪、宁波、台州的中考成绩也陆续发布。
慈溪市教育局官微直接发布了普通高中提前批次和第一次批次录取分数线,还公布了各分数段累计的学生人数。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查到分数,家长群里已经热闹起来。有各地的中考情况发到群里,就能引发一连串的热烈讨论。到了下午,很多自媒体开启直播,在线上预测分数线,不断撩拨家长们紧张的神经。
晚上7点,杭州的家长陆续收到手机短信——成绩出来了!
一些家长晒出孩子分数,不少考生是科学、数学满分,还出现社会科目98、99的高分。
“这几天坐立不安,心神不宁,每天早上五点钟就醒,刚刚接收手机短信的那一刻,感觉血压已经冲到了。”有位妈妈说。
一位爸爸调侃:前几天开车,有司机加塞,刚准备按喇叭提醒对方,一眼瞥到车牌号里有三位数字,喇叭就没摁,心想儿子要能考这个分就好了,突然又反应过来,今年满分啊,比去年多了50分,分数线肯定上涨。
也有家长坦言,只不过是一场中考,无论考得怎样,什么结果都能接受。“娃考完后复盘有些题踩坑了,我们家长表面说没事,心里还是在意的。”
19:30后,家长群有人抛出几个分数,试探性地打听行情,信息链犹如击鼓传花,每个人都在比对自家娃的“水准线”。有初中老师说,对于一些高分考生来说,打听自己的校内名次,评估自己分配生录取的可能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他就没必要去费神。
外地的中考分数对标杭州
这种比较有意义吗?
今年是浙江统一中考命题第一年,这届家长在用自己的方式面对新的不确定性。
全省统一中考,成绩公布后,不可避免会陷入各种比较,首当其冲的就是地区性的成绩差异。今天早上,温州、宁波陆续发布中考成绩后,自媒体立即曝出某地最高分是多少,接着对标一下本地,这种比较有没有意义?
我们想说,不要陷入这种无意义的分析比较。有业内人士说,全省虽是统一命题,但评分方式、考试形式、分值都有诸多不同。地区之间互比高低,不客观,不科学,也没有价值。
全省统考,说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这5门科目,省级统一命题,卷面总分是分。但是具体到科目,比如社会这门学科,考试方式不一样,杭州、绍兴等地是开卷考,而宁波、温州等地是闭卷考。
有的科目甚至连考试内容都有不同,比如温州的英语科目中,有人机对话的内容。
此外,体育科目的考试方式、项目和标准,不是全省统一,而由各地市制定,分值也有区别。也就是说,即便都考这六门,各地市的总分也不一定相同。温州、宁波等地的中考总分为分,杭州中考总分为分等。
而且,统一命题不是统一招生。各地中考阅卷评价工作由各地市教育局统一组织,这也会造成中考分数的差异。
有一线老师评价:“总的说来,考试内容、形式等都不在完全同一的起点上,想在中考分数上比出个你高我低来,就没有意义了。”
“退一步,不说市与市的区别,就说同在杭州的不同城区,中考的招生、录取方式都有区别。比如填志愿的方式不一样。用家长们的话说,杭州主城区是考前填志愿,考后‘开盲盒’。萧山则一直是考后填志愿,根据教育部门发布的分数段统计表,选择合适的高中。”这位老师说。
今年的分数线是高还是低?
今年杭州的分数线是高还是低?很多家长都在关心。今年总分在比去年增加50分的情况下,分数线整体往上走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趋势。
中考成绩公布后,离正式录取还有一周时间,很多家长都会忙着打听各学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娃能不能上岸?民间还有所谓的各类预测分数线。
要不要操这个心?一位重高班主任说,具体到某一所学校的分数线,估分不一定准,往年中考网上各种预测分,除了扰乱家长的心绪,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有位重高校长说,从考完到今天,一直接到亲戚、朋友的咨询电话和短信,他们问的都很直接,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我的答案也很简单。不用去猜分数线,一是不可信,二是无意义。首先,有的预测分数线‘一眼假’,就是在去年高中录取分数线上简单、粗暴地加了50分;其次,看到分数高也不必担心,有些网络博主、自媒体等想要吸引眼球,肯定会晒高分,哪怕没有高分,创造高分也要晒。”
“高中录取是件很严谨的事,录取全部结束,分数线才会出炉,这个学校最后一名被录取的学生的分数,就是录取分数线。分数线的高低,不是玄学的猜测,而是和老百姓对这所学校的认可息息相关,想进一所学校,填报这所学校的人越多,分数线就会水涨船高。”这位高中校长说。中考也是初中学校的“大考”每年中考,也是各个初中学校的“大考”,不炒作高分考生,每个学校都在遵循底线,但某些学校的成绩单,特别是高分情况,总会通过各种渠道散发开来,网络上有些甚至会以此作为各校实力的比拼。
这样的比较,对各初中学校公平吗?
有初中校长说,每年成绩公布后,某校某班总有一些数据会通过家委会的名义或各种渠道发出喜报,也不管这些数据真真假假。如果有学校寂静无声,民间又会猜测“没声音就是没考好”。这种绑架式的评价方式,非常不理性。
也有公办初中校长说,这几年,学校教育教研实力都在稳步提升,优质生源也不断在回流,拿一些头部民办或民转公学校的数据,跟成长中的普通公办学校去对比,并不公平。每个学校的办学基础、发展历史都不一样,要看到发展的增量,而不是横向的分数比较。
明年分配生比例提升到70%
中考竞争更激烈了?
今年的全省统一中考,一批初中家长,甚至小学高段家长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