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全国应急管理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
TUhjnbcbe - 2024/8/22 20:46:00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

《全国应急管理系统法治宣传教育

第八个五年规划(—年)》的通知

应急〔〕11号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中国地震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急管理局,部消防救援局、森林消防局,部机关各司局,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部所属事业单位: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年)》等工作要求,结合应急管理系统实际,我们制定了《全国应急管理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各单位制定的“八五”普法规划或方案,请及时报应急管理部政策法规司。

附件:《全国应急管理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年)》

应急管理部

年1月26日

全国应急管理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

(—年)

全国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实施期间,应急管理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应急管理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传播应急管理法律知识,应急管理法治宣传教育持续向纵深推进,全社会应急管理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依法应急能力不断提升。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年)等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应急管理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结合应急管理系统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应急管理法治宣传教育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提高应急管理法治化水平为目标,以持续提升全社会公民应急管理法治素养为重点,以增强应急管理普法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为着力点,突出应急管理普法重点内容,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应急管理法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到年,应急管理普法工作取得新成效,普法工作长效机制更加完善,“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应急管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系统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法治能力明显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相对人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和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党的领导是应急管理法治宣传教育最根本的保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部署,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应急管理法治宣传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两个至上”,始终做到应急管理法治宣传教育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以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服务大局。围绕应急管理中心任务深入开展应急管理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各地区、各单位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决策部署和制度措施的基础上,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着力完善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坚持创新融合。创新工作理念,着力推动应急管理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载体和方式方法创新,注重采用贴近实际、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把应急管理普法融入自然灾害防治、安全生产、基层应急能力建设、责任制落实、事故灾害应对处置等全过程,推动应急管理法治宣传教育创新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统筹考虑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增强全社会应急管理法治水平、推进应急管理法治建设等因素,将应急管理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将普法与立法、执法一体化推进,着力提高应急管理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应急管理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

(一)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各基层党组织学习重点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运用各类媒体和平台,发挥好各类基层普法阵地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持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宪法主题宣传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浓厚氛围。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推动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带头恪守宪法原则、维护宪法权威。要结合应急管理部门实际阐释好宪法精神,在应急管理中捍卫并坚守宪法精神,创新宪法学习宣传方式方法,加强宪法实施案例宣传,推动宪法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三)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等国家重要法律。组织广泛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地位,宣传民法典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重点梳理、宣传好民法典中涉及应急管理的法律条文,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适应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需要,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刑法、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等,重点梳理、宣传好刑法中涉及应急管理的法律条文,组织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推动全社会增强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适应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大力学习宣传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强化应急管理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理念。(四)深入学习宣传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大力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配套规定,促进全社会在应急状态下依法行动、依法办事,依法维护社会秩序。围绕保障安全生产,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充分发挥法治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围绕强化自然灾害综合治理,大力宣传防震减灾法、防洪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防汛条例、抗旱条例、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公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围绕保障消防安全,大力宣传消防法和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切实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全社会抗御火灾风险能力。(五)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以党章、准则、条例等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重点梳理、宣传好党内法规中涉及应急管理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切实做好党内法规宣传同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协调。教育引导应急管理系统广大党员尊崇、遵守、贯彻、维护党章。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学习宣传党内法规,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底线意识,提高应急管理系统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应急管理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

(一)加强应急管理系统干部法治教育。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系统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机制,将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应急管理系统法治素养提升的关键,结合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应急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充分利用应急管理部干部网络培训资源,加大对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二)加强企业从业人员法治教育。落实企业从业人员学法守法用法制度,深化“法律进企业”,加大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法治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安全培训考核,促进企业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完善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从业人员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标准,掌握岗位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法治文化建设,促进企业严格依法依规安全生产,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组织企业结合安全生产实际积极开展以案释法和事故警示教育,鼓励和引导从业人员举报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全员参与支持安全生产、群防群控群治的良好局面。(三)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结合国家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将应急管理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法治教育内容。大力加强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青少年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技能训练,帮助青少年掌握必备的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各大中专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应急管理法治教育,指导院校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加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知识的教育,增强广大在校学生维护社会安全的责任感,提升应对事故灾害的意识和技能。鼓励各大中专院校搭建互联网线上安全教育平台,利用图文并茂的安全教育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安全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四)深入开展群众性法治宣传教育。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应急管理法治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结合深化“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工作,加大乡村(社区)应急管理普法力度,加强对农村村民、未就业的城市居民等人群的应急管理普法宣传和公益性法律服务,向社会公众普及火灾、洪涝、台风、地震等各类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组织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充分发挥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和安全培训、防灾减灾体验基地作用,让更多的公众走进基地,近距离传播安全防灾意识、传授安全防灾技能。

四、增强应急管理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全过程。在立法、执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定修改过程中,除依法保密的以外,要通过公开征求意见、论证会等形式扩大社会参与。对社会公众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国应急管理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