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荣荣
编辑:钟毓
随着高考季的到来,很多家庭带着期待与祝福,把自己参加高考的孩子们送到考场,想想古代的考生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而如今的高考生们也经过了九年的义务教育和三年的高中学习才迈进了高考的考场,这个过程只有经历过得人才深有体会。但是从学习天赋上,到知识的积累程度上,还有现场发挥的潜力上,各有不同,所以不是所有的考生们都能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因此或许会有一部分考生因为成绩不理想而与大学失之交臂。
而对于这些考生们,如果不想再复读一年的话,他们或许会选择一个专科学校来完成自己接下来的教育。但是对于专科和本科到底有什么实质性的不同?很多学生和家长了解的并不彻底。还有一些考生的高考成绩,或许刚刚过了二本线,那么对于是选择报考二本类院校还是专科院校,还拿不定主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专科和本科有什么不同?分数刚刚过了二本线,选择专科还是本科?
首先,本科与专科在学历上具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很多学生费尽一切心力也要考入一个本科院校的原因。
本科生毕业之后,除了有毕业证之外还有一个学位证,这个学位证的官方名称叫做“学士学位”,它是考研究生的基础,研究生毕业之后拿到的学位是“硕士学位”,因此,要想拿到研究生的硕士学位,就一定先要拿到本科毕业之后的学士学位。而专科院校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只有一个毕业证,是没有学位证的。除此之外,作为找工作的敲门砖,“本科毕业”比“专科毕业”显得更硬气一些,所以我们在看招聘信息的时候,很多企业在学历要求上都会写到:“最低学历为本科”,因此,如果你是专科毕业的话,在这一方面就受到了限制。
其次,专科与本科在学习年限上,难易程度上都有明显的不同。
专科学习,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拿到毕业证,而本科学习则需要四年。虽然只有一年的差距,但是对于毕业生来说,这一年是非常重要。其次,在学习难度上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这一点从高考的分数线上就可以看出差距来,我们知道大部分的专科院校录取的分数线并不高,因此,在一些学生没有达到本科线之后才会选择专科学校。进入校园之后,在学习内容上,专科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会更容易一些,他们把更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尽可能的由实践来取代,因此,在专科学校三年的学习中,很长一部分时间,学生们都是在实践学习中度过得。不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毕业之后的实践经验,对于本科生来说就要丰富得多了。而本科生的学习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而且难度也比较高,所以在本科的学习过程中,如果不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努力,想要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专科和本科未来就业的发展方向也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上文说到专科更注重实践经验,所以专科毕业生的在毕业之后大多数会选择进入大厂,他们的动手能力普遍都非常强,而且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加入工作号,很容易就可以进入工作状态,并且适应环境。这其实对于一个专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优势,而且他们比本科生提前一年进入社会,能够提前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能够提前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这都是专科毕业生的优势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个高三毕业生的高考成绩,刚刚过二本线,那么他是该选择一个不太好的二本学校,还是在专科学校中选择一个比较好的专业呢?这就要看看孩子们对未来的一个总体规划了。如果孩子是想要继续去提升自己的学历,比如说孩子有考研的计划,那么当然是要选择去报考二本院校。因为这样的话在大学毕业后,或者是在大四的时候就可以为考研做准备,而本科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踏板,他们将来的就业则直接受研究生专业的影响。但是如果孩子的家庭状况并不是太好,想更早的进入社会,想更早的有一份收入,那么就不如选择一个专科学校里比较好就业的专业,这样就可以提早一年进入社会,提早一年有一份收入。
—END—
参考内容:
《教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