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武汉是如何成为最大大学城的选择到武汉
TUhjnbcbe - 2024/8/11 14:07:00
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806/x4r5rgv.html

进入信息化社会,不仅高科技产品运用到生产、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而且科学技术仍然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与科技知识比以往要求更高。现实中的人们早就体会到,没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即使日常生活也是难以自如,这两三年智能技术困住了不少的人。

人们普遍不愿从事“低等”的体力劳动,具有通过上大学而变成“白领”的强烈需求,年轻一代都要尽可能读个大学,所以各类高校招生都是门庭若市。高校聚集的城市,大学生消费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发展高教就成为一些城市拉动经济的手段。教育产业化后,资本也看中了高教这块“肥肉”,这又促进了民办高校的大发展。

各种动力叠加,推动了高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万,年则为多万,增加了5.9倍。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32万人,而全国高考人数仅为万。

经过几十年建设与发展,国内形成了一些“大学城”,比如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西安、成都、重庆、长沙、广州、天津、哈尔滨、沈阳、长春等等,其中武汉被称为国内“最大大学城”。武汉是如何成为“最大大学城”的呢?到底有多少大学、有哪些大学,又有多少在校大学生,到武汉读大学又有哪些优势呢?本文作出一些梳理,不知道能否给读者以帮助。

(一)武汉是现代高教发源地之一。

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的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汉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根据发展规划,武汉正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武汉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战国以后,武汉一直是中部以及南部地区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曾经与大上海并称的大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也就成为现代高教发源地之一。

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在武汉一边兴办现代工厂,一边兴办现代教育。张之洞于年创办了自强学堂,成为如今武汉大学的前身;于年创办了湖北农务学堂、湖北工艺学堂,前者成为如今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后者与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科技大学都有历史渊源关系。

这些创办于武汉的现代学堂与医院附设南华学堂、年创办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南洋公学、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与铁路管理传习所等,共同形成了国内现代教育的雏形。由此可见,武汉成为现代高教城市,与其地理位置、历史变迁和文化起源有着重要联系。

(二)建国之后武汉成为高教重镇。

新中国成立之后,按照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和新的制度要求,对于旧有高教资源进行了全面盘整,大力充实新的资源,构建了全新的高教格局。年,全国组建了所高校,形成了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高教区。

作为中南地区机关所在地,武汉自然成为中南地区高校布局的重点城市,当时就有武汉大学、武汉河运学院(成为上海海事大学的源头之一)、华中工学院、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农学院、中南同济医学院、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中南民族学院、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中南音乐专科学校(武汉音乐学院源头之一)、湖北医学院等高等院校。

在此之后,武汉的高教继续发展。年,武汉大学水利学院独立成校,变成武汉水利学院。年,创办于年的中南体育学院由南昌迁至武汉并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年,抽调同济大学、华南工学院、天津大学、南京工学院、青岛工学院等院校测绘师资与设备,在武汉组建了武汉测绘学院。

年,武汉的高等学校得到更快发展,成立了武汉建筑工业学院、武汉纺织工学院、武汉工学院(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前身),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武汉师范学院(现湖北大学),湖北省农业学校升格为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又于年升格为湖北农业机械化学院)。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武汉的各类高校进一步增加,加上20年前独立学院的大发展,武汉就成为国内“最大大学城”。可见,这是多年主要是最近70年发展的结果。

(三)武汉有独立建制普通高校86所,在校生超过万。

武汉到底有多少高校?说法不一。根据年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一共有83所普通高校,其中46所为本科院校,37所为高职高专院校。此外,还有3所独立建制的军校坐落于武汉。所以目前的武汉,一共有86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院校。详见文中以上两个图表。

武汉的高校到底有多少在校生?一般的说法是超过万,到底是多少呢?目前还没有官方数据。本文经过逐校梳理发现,超过万。46所本科院校将近90万在校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如果加上3所军校的学生,至少超过90万。37所高职高专院校,其中的34所就有在校生33万多人,校均1万左右。总的看,武汉地方46所本科院校有89万在校生,加上3所军校,本科以上学生超过90万;34所高职院校共有在校生33万,另外还有3所在校生不详,所以武汉的高校在校生至少在万以上。详见下图数据。

武汉的高校有三个特点,以本科院校为主,以公办高校为主,各类学校齐全。在86所高校中,本科院校49所,占比57%;在多万的在校生中,本科及以上学生占到70%。从86所高校性质看,公办本科高校28所,公办专科院校29所,占比66%。在多万的在校生中,公办高校学生超过万,占比约77%。

#高考择校#

武汉各类学校齐全,既有本科院校也有专科院校,既有公办高校也有民办高校,还有军队院校。在武汉的高校中,除了综合性大学之外,更有理科、工科、农科、医科、体育、艺术、师范、财经、政法等行业院校,一应俱全。职业院校更是分工细致,有交通、铁路、船舶、航海、轻工、工程、财税、民政、体育、师范等各个行业的院校。可以说,在武汉,考生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四)选择到武汉上学的四点理由。

从上可以看出,武汉是求学的理想之地,其理由有四。其一,无论是本科层次还是专科层次,各类学校齐全,而且分工细致,其中有不少的国家级名校,考生总能找到适应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其二,武汉地处华中,交通四通八达,各地考生到到武汉基本是中等距离,而且几乎都可坐火车直达,往返学校与家乡十分方便。而且毕业生南下北往,西进东出,求职也很是方便。

其三,当地物产丰富,名胜古迹甚多,上学期间即可享受天下有名的武汉美食,又可以顺便游览灵透湖北的山山水水。

其四,武汉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超大城市,是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而且正在努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既充满活力,生活成本没有一线城市那么高,具有较强的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能力。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上学即考虑就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网友们,不知你们对此有何体会和见解分享,欢迎留言讨论,以供网友们参考。谢谢阅读与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汉是如何成为最大大学城的选择到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