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行业:轻游戏的成长逻辑
1.轻量级游戏是游戏产业趋势,看好页游、手游市场:轻量级化是全球游戏产业发展趋势,在中国,以页游戏、手机游戏为代表轻游戏发展迅猛。2009年到2012年四年间,页游市场规模增长4.7倍。预计未来两年,页游仍将增长178%,市场规模达到140.6亿,手游将增长228%,市场规模达到141.5亿。轻量级游戏兴起的原因在于降低了玩游戏的门槛,从而是满足了轻量级用户的潜在需求,用户规模迅速增加。2.轻游戏市场"碎片化"、"快餐化",重磅产品+"广泛覆盖"+可持续化是应对之策:轻游戏市场的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而产品周期短,用户注意力转移快,市场环境更为"碎片化"、"快餐化"。为应对这种形式,企业通常选择以下战略:推出重磅产品,尽量延长其生命周期(社交化),扩大其发布的平台范围(跨屏化),并且形成可持续化运营的系列产品,甚至游戏类型(类型化),这样才能抵御市场环境中的威胁,稳定发展,伺机爆发。此外,对于手机游戏企业而言,还可以充分利用手机功能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打开新的利润空间。
3.产品驱动和运营驱动是游戏企业两大发展模式,市场将呈两级发展的"M"格局:游戏企业需要具备人才、版权、渠道三方面资源优势,才能执行既定的战略。因此,明星制作人、版权资源、发布平台是评价游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同时,根据游戏企业战略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企业擅长推出重磅产品,以质取胜。因此更重视制作人的作用,倾向于企业内生性增长;另一类企业则擅长将产品系列化,以量胜出,因此更倚重版权资源、发布平台的建设和协同,并且更倾向于外延性增长。整个轻游戏市场呈现为两级发展的M型格局。
4.游戏企业并购将增加,短期看产品,长期看资源与战略协同:因为轻游戏产品周期短,因此企业很难依靠一款游戏长期稳定获利,企业经营也面临更高风险。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预计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并购发生。并购中,短期多从产品收入方面考虑,长期更应从战略层面考虑,尤其是获取人才、版权、渠道方面的资源,实现协同效应。游戏产业并购史上不乏失败案例,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的一致性,以及激励机制、有效沟通是并购成败的关键。
5、投资策略:我们看好轻量级游戏、尤其是移动游戏的未来广阔前景,从行业进入门槛、并购可持续性、业务结构、协同效应等角度考虑,推荐掌趣科技(具体推荐逻辑参见本报告后面的公司点评报告《掌趣科技(300315)-并购动先锋,加快转型步伐》),同时建议积极关注博瑞传播、浙报传媒、中南传媒、凤凰传媒等通过并购进入轻游戏领域所带来的阶段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