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亦欢
近年来,“国学热”以迅猛之势刮遍神州大地,且呈愈演愈烈之势。大大小小的国学班,形形色色的国学课层出不穷。乱花渐欲迷人眼,转瞬之间仿佛曾经式微的诸子典籍回光返照,枯木逢春。
那么,国学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它又是如何被舆论慢慢加热的呢?
传统经典
1.国学由来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传统的学问。对于它包含的内容范围,至今仍有争议,但大体而言以经史子集为主。国学的由来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
19世纪后半期,西学东渐,西方的各种学说伴随着坚船利炮漂洋过海,纷至沓来。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这里的“中学”指的就是中国的制度文化,以此来区别西方思想及技术。
新文化运动时期,面对声势浩大的“打倒孔家店”运动,一些有识之士痛感传统学术所遭受的种种不公批判与冲击,自觉为传统学术正名,胡适等的者提出“整理国故”的观点(没错,就是那位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胡适之!),主张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与糟粕,有存有去,再造新的文明。在他看来,研究过去一切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即所谓“国学”。
胡博士对国学也有着独到见解
可见,国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并非一门单纯的学问,它还是承载国人对民族复兴的精神寄托。
2.国学的野蛮生长
进入二十世纪,随着中国国力的稳步增长,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国学厚积薄发。国学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国学班的开办,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各种“国学”。这些名目繁杂的国学班打着“弘扬文化”“修身养性”“让孩子浸润经典”的各式旗号,攻城掠地,抢占生源,大有与如今的教育体系一较高下的势头。
小吃有小吃的连锁店,奶茶有奶茶店连锁店,不甘落后的国学班同样也有专属自己的加盟连锁店!大师批量培育,上万孩子入学!网页上城乡结合部的美工风格配上巨大耀眼的抖动字体,加上“北京两会”唯一推荐国学班,让我恍惚之间有种推开财富大门的错觉。
盈利分析、利润空间、投资金额、如何招生……一连串短小精炼的标语直击人心,网站的细致考虑让人如沐春风,这样的项目怎能不让人心动?(有三五十万我也想加盟!)
前段时间,歌手孙楠将女儿送入“华夏学宫”的消息在网上持续发酵,成为社会热点。为了让孩子更好接受传统教育,孙楠一家更是离开北京,前往徐州租房居住。孙楠本人亲自为学宫卖力宣传,并为其专门写歌。学宫本身学费昂贵,一年元的学费让许多学校望尘莫及。
有了明星的buff加持,传统文化的深沉积淀,学校的教育质量不会差吧?那么学校具体教些什么?华夏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