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河艺喜获河北省教育厅评选的高校网络思想政 [复制链接]

1#

在近日《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的年河北省高校网络思想*治教育优秀工作案例评选结果的通知》中获悉,我院学工部长郝端勇撰写的案例《“沉浸式文艺”网络思*育人实践创新模式探索》喜获二等奖。

近年来,我院高度注重学生网络思想*治教育及优秀工作案例的总结与推广。年初疫情发生以来,学院*委迅速动员部署,学工部等各部门面对新形势,结合艺术特色,发挥平台优势,创新教育模式,推进网络文化建设,探索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有特色的网络思想*治工作典型案例。此次成绩得获得,是学工队伍、思*教师等努力的成果,也是学院*委重视思*教育、加强网络思*研究和实践成果的重要体现。

“沉浸式文艺”

网络思*育人实践创新模式探索

文化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

——习近平在教文卫体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沉浸”既是一个物理概念,也是一种以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为代表的治学境界,比喻全神贯注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沉浸式文艺是让参与者以参与艺术作品创作和欣赏的方式,置身于预先设计的特定氛围内,注重个人视角和个人沉浸式体验细节,以角色化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实现转变或升华,从而引导参与者自主思考赋予艺术作品之上的深刻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思想*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沉浸式文艺”育人实践是以学生广泛参与艺术作品创排等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受,自觉成为德育活动的“参与者”,以此促进德育效果提升。

一、基本情况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是一所艺术中专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有艺术门类多、专业艺术性强、学生格外重视专业等特点。近年来,学院因地制宜,依托艺术专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沉浸式”德育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看似是专业活动的德育实践活动,使参与者在不知不觉的参与中,受到教育。

现以4个德育实践活动为例详细说明:

(一)师生在线创编艺术作品,以“艺”抗疫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该学院以“媒体人”“文艺兵”的担当责任感为抓手,创作了大量“战疫”题材的艺术作品。与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井陉矿区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发起原创“战疫”诗词配乐诵读活动。师生以所学专业为载体,以参与专业演出创作为形式,全身心“沉浸”在艺术作品中,并通过艺术作品,使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荣誉感进一步提升,并受到教育。

学院师生在疫情期间创作的部分网络艺术作品目录

此外,师生还开展了配乐诵讲《雷锋日记》、“空中大讲堂”特别节目,在“学习通”平台向全校开展了艰苦创业及绿色发展教育,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展海报创作、谍战剧“云”体验、理论读物配乐诵读等活动。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50周年时开展“中英双语播读”“情景讲述”“诗文诵读”等活动,制作精准脱贫题材纪录片《说到,做到》,编排词配舞《众志成城》、舞蹈《红手印》、歌曲MV《对你说》、手语舞《坚信爱会赢》、配乐诵读《敬礼》等抗疫文艺作品。

(二)网络+(文化专业学管教师)“艺”起合力上好思*课

我院文化、专业和学管教师同上一堂网络思*课

年的新冠疫情,广大青年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彰显出当代青年人的担当与大爱。不惧是青春模样,不退彰显青年担当。这种不惧和担当精神是这次疫情灾难这本特殊的“教科书”里的重要一课。如何上好这一课?该院尝试让文化教师、专业教师和学生管理教师合力,从不同视角共同上好这堂课。

在这堂网络思*课里,思*教师首先开讲,历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次灾难以及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民族英雄,指出面对灾难,哪里来的超级英雄?不过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勇敢和担当!——引出“勇敢”和“担当”。之后,又循循善诱,鼓励青年学生积极行动,勇担社会责任。

学管教师从表彰学生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出发,介绍了学院在资助因疫致贫家庭、加强临时困难帮扶等工作,通过具体事例,展示了全体师生的“逆行”精神和担当作为。

专业教师则从专业视角指导学生专业作品创排。比如,举例影视作品《戴口罩的春天》高潮部分叠加了大量人们摘口罩的视频,预示着疫情必将结束和春天的即将到来。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