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挑大学选专业哪些学校才是ldquo好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1

学校发展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学基本上经历过两次大的拆分和合并过程,时至今日已经较难看出当初的模样。了解这一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今天的大学局面。①年院系调整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府大规模调整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把中华民国时期效仿英、美式构建的高校体系改造成效仿苏联式的高校体系,20世纪后半叶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正是由此发端。全国理、工科教授有四分之三被调离本校,之前已经存在的综合性大学均有大规模调整。各个大学凡与教育部门确定的学校类型不一致的学科和专业、都要调整到其他院校。如北京大学工学院、燕京大学工科各系并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调整为工科性高校;清华大学的文、理、法三学院,燕京大学文、理、法各系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调整为综合性大学,燕京大学撤销。这一时期的调整,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并称为“五大母校”。如南京大学保留文、理学院,与教会大学金陵大学的文理学院合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新的学校,校名不变,也就是如今的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工学院调出组建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农学院调出组建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医学院调出组建华南医学院(现中山大学医学部),教育学院调出组建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人类学系调往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调往北京大学,地质系调往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天文系调往南京大学。同时,北京“八大学院”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提出并建立的,成为今天知名度较高的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②年左右的合并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年前后全国高校经历了大规模合并重组,多数合并的大学都至少有两个比较强的学科,过去单一学科结构的大学已经不多。如北京大学合并了北京医科大学,清华大学合并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复旦大学合并了上海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合并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并了哈尔滨建筑大学,浙江大学合并了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合并了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合并了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同济大学合并了上海铁道大学、上海城建学院、上海建材学院,武汉大学合并了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组建成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合并了南京铁道工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湖南大学等。

2

学校历史

上面提到年前后,我国高校经历了新一轮的合并重组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高校更名,这十余年间全国约80%的高校都有更名历史。而且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时代,很多高职(专科)也纷纷升级为本科高校;中专、技校改成职业学院,职业学院千方百计地去掉“职业”二字,学院一律改成大学,搞得大家一头雾水,导致很多人在选择学校时,光看名字看不出该校的特色。因此看一所学校不能简单从校名上去评判,有必要了解其历史,正如一句名言:“你能看到多久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大学改名热潮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时院校改名相对还比较保守,主要是从学院改为大学。如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法学院更名为中国*法大学,南京农院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上海财经学院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师范学院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等。而年左右的更名,形式就比较开放了。如东华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纺织大学,是位于上海的高校,但更名后其特色基本消失;而随之跟进的就有南华大学、西华大学和北华大学,一不留神还以为是“一奶同胞”,其实相差较大。有些学校的名字和其更名前反差较大,如湖南科技学院听起来是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但其实来源于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如湖南理工学院,更名前是岳阳师范学院等。如西华大学的前身是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而四川工业学院是由成都农业机械学院更名而来,故其特色在于农业机械和师范类;再如河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郑州粮食学院,其特色在于食品工程;安徽工业大学的前身是马鞍山钢铁学院,特设在于冶金工程;江苏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特色在于船舶。所以,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可以撕下大学“形象照”,从而了解办学特色,进而选出合适的学校。

3

学校层次

所谓层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本科与高职(专科)院校。本科可以分为重点本科高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其中重点本科包括了工程学校、工程学校、双一流高校、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专科可以分为示范高职院校、骨干高职院校和普通高职院校,其中示范高职院校和骨干高职院校又可以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个级别。

4

学校类型

通过学校类型,我们可以知道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如果有明确的专业意向,可以到相应高校就读,如想学*法类专业,就可以选择*法学校,以后就业时认可度会较高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学校名称快速分辨其类型。不过也并非所有学校我们都能从校名中看出其类型,原因正如之前提到的更名合并的情况。

①综合类高校:表示所有学科门类齐全的高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

②理工类高校: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③财经类高校: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

④*法类高校:如中国*法大学华东*法大学、西北*法大学等;

⑤农林类高校:如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

⑥医药类高校:如首都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

⑦师范类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

⑧语言类高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

⑨体育类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

⑩艺术类院校: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剧上海音乐学院等。

5

学校性质

这个指的是学校属于公办、民办,还是独立学院。公办院校办学主体为国家机构经费来源为国家*府或地方*府的经费资助;民办院校的办学主体为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经费来源为非国家财*性教育经费;独立学院是公办院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用非国家财*性经费办学,可以与母体共享师资力量。即公办是国家财*拨款建设,民办是依靠自身力量建设。一般情况下,公办院校办学质量优于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独立学院优于民办学校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近年来很多民办院校加大了投入,大力引进师资,办学质量逐年提升在费用方面,公办院校收费最低,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收费较高。

6

主管部门

指学校的上级主管单位是谁。根据教育部年公布的信息,全国大部分高校由教育部门和省级主管,如民办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为各省级教育厅(教育委员会),公办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主要为教育部和各省级人民*府。统计数据,有76所高校隶属于教育部,有39所高校隶属于中央部门、国家各部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通过了解主管单位,我们可以发现学校得到的资源支持,这对于未来的就业选择会有一定的帮助。例如:防灾科技学院的主管单位是中国地震局,华北科技学院的主管单位是应急管理部,两所学校在本二批次招生,如果知晓主管单位的话,本二学校里选择它们是非常不错的机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的七所大学俗称“国防七子”,有着非常强悍的军工实力;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隶属中央办公厅,主要为全国各级**机关培养信息安全和办公自动化专门人才。

7

地理位置

每年报考志愿时,我们都会发现有些学校在招生目录中除了本部外,还有分校区很多朋友会间它们是不是一回事,毕业证书有无区别。如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还有一直在眼前晃悠的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简直傻傻分不清。这里我们要搞清楚三个概念——两地独立办学、分校办学和校区教学。所谓“两地独立办学”,就是两所学校虽然名称相同,但彼此独立,这种独立不但体现在招生和财务方面,最重要的是领导集体不一致,如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就属于这种情况,毕业证书上会标注出处。所谓“分校办学”,就是母体学校在异地办学有独立的招生权,但学校领导集体保持一致,毕业证书无特殊说明和本部保持一致,如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等就属于此种情况,它们只是办学地域不同,性质等同母体;所谓“校区教学”就是一所大学的不同院系分布在不同区域,但没有独立的招生权,如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江湾校区、张江校区、枫林校区,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仙林校区等就属于该类情况另外。一般情况下学校地理位置都能在学校的名称中清晰分辨,如上海大学位于上海,湖南大学位于湖南等。但全国有4所本科院校并不在我们看到的以省份命名的省级区域内——河北工业大学并不在河北,而在天津;四川外国语大学和四川美术学院并不在四川而在重庆;西藏民族大学并不在西藏,而在陕西咸阳。还有3所以省份命名的高校,并非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位于省会城市一河北大学并不在石家庄,而在保定;江苏大学并不在南京,而在镇江;河南大学并不在郑州,而在开封。说到这里,不得不提醒家长,每年都有好多“野鸡大学”出来骗人,有些还十分唬人截至目前,我国并无这些以省份命名的大学,大家看到福建大学、江西大学、广东大学、甘肃大学、陕西大学,直接无视它们即可。

8

排名情况

大学排名是一种更为综合、直观的方法,可以反映一所大学的名望、声誉、科研实力学术地位等。如腾讯教育和最好大学网联合发布的首版“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武书连大学排行榜”等。也可以参考中国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包括国内的“世界大学的学术排名(ARWU)”,以及国外的“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TheTimesHigher)世界大学排名等。目前国内并无官方的大学排名,以上排名也都是民间机构组织所进行的研究由于志愿填报中主要依据分数来选择。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最近10年分数推出的中国大学录取分数排行榜,直接反映的是高校录取分数的高低,并不一定完全反映高校综合实力的强弱。不过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发现:①大学录取分数的高低与学校类别强烈关联,在所有类别的院校中,财经、语言和综合类院校分列受社会与考生追捧的前3位,农业和林业院校受冷落。②大学录取分数的高低与学校所在地高度关联,地处直辖市与沿海地区的院校更受社会及考生的追捧。如北京、上海、浙江、天津与江苏的高校分列前5位,青海、贵州、江西、新疆与海南的高校分列后5位。但也不可绝对化,最终填报还是以当年实际情况为准,不可盲信各类排名。某些专业的实力还是十分强悍的。如上海海洋大学位居武书连年大学综合排行榜第位,但其“水产”位列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A+档;西南石油大学位居武书连年大学综合排行榜第位,但其“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位列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A+档;天津工业大学位居武书连年大学综合排行榜第位,但其“纺织科学与工程”位列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A+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位居武书连年大学综合排行榜第81位,但其“大气科学”位列第四轮学科评估A+档。A档是当前国内最高的学科评估等级,几乎就可以认为这些专业就是国内第一集团水平。所以这些专业的录取分数还是很高的,考生要客观评估自身条件后报考。

9

学科实力

想要了解一所大学的学科优势,可以参考该学校拥有院士学者的人数、国家级重点学科数量、博士后流动站等指标进行判断。院士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该称号代表着在某个学科领域的顶尖水平,一所学校拥有的院土人数越多,其学术实力越强。例如截至年年底在清华大学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54人(其中外籍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0人;在北京大学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7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国家重点建设和扶持的学科,能够充分体现全国各高校在科研实力、人才培养方面的实力和水平。我们可以通过一所大学所包含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数量来判断一所大学的综合水平,还可以通过一所大学重点学科的分布来判断学校在某个具体学科上的优势。如想报考法学专业的同学就可以看看哪些大学的法学专业属于国家重点学科。此外,当我们没有搜寻到上述指标时,还可以通过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学科、博土点、硕土点等指标辅助判断。

10

就业去向

毕业时的工作去向始终是家长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