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亮图/通讯员广大宣
近日,广州大学创新性地规划建设了长达千米,集展览宣教、主题景观展示、文化交流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党建红色文化长廊(以下简称“红色长廊”),助力构建“党建+融合”机制,推动广大师生进一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12月3日,广州大学举行党建红色文化长廊教育宣传启动仪式,红色长廊正式启用。
树立党建育人新标杆,让红色资源的根和魂“活”起来
“广州大学党建红色文化长廊以时间为线索,以科技互动、文化体验等多元化表现手段,打造绵延千米、沉浸式、立体化的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校园即思政课堂的全域性思政育人新格局呼之欲出。”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表示,红色长廊把握百年党史发展中的重大关键节点,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峥嵘岁月,着重凸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屈哨兵表示,红色长廊是用好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全域思政育人新模式的重要依托。“红色长廊充分利用学校原有风雨长廊,采用与原有建筑体现的飘带感相呼应的设计理念,宛若穿梭于葱郁校园的红飘带,让动人的故事、英雄的先辈跃然眼前。”屈哨兵说。
仪式上,广州大学党委副书记聂贵新介绍了红色长廊(一期)的基本建设情况。长廊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信息文化长廊及周边区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功能改造,并将之辐射至整个校园,构建党建引领人才培养、校园即思政课堂的全域思政育人新格局。
构建全域思政育人新格局,打造立体党史“教科书”
长廊一楼的展览宣教区建设由主题雕塑、序厅、根柱子构成的基础展区、宣誓广场、长征精神主题展览厅、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览区、劳模精神主题展览区、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主题展览区等组成。
“这是《地球上的红飘带》主题雕塑,以雕塑语言描述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代表着红军长征的史诗像一条鲜艳夺目的红飘带飘于这个星球上,给人类,给后世留下永远的纪念......”启动仪式现场,广州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师生宣传团的成员们以红色长廊入口处的主题雕塑为源头,生动讲述红色长廊的不同功能分区和展览内容。屈哨兵书记、魏明海校长向师生宣讲团成员们颁发聘书,魏明海宣布长廊启用。
记者了解到,红色长廊展陈包含近12万文字、近张图片(其中近50幅为广州大学师生创作的作品),通过文字、图片、浮雕、灯光、音效、多媒体技术等综合打造一本绵延千米、多角度、立体化的党史“教科书”。展陈涉及人物多位,事件近件,让师生们行走在物理空间长廊的同时,了解、学习党的光辉历史。
让百年党史深度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百年党史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十分丰厚的育人资源。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凝聚起全校师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动力。”屈哨兵说。
屈哨兵表示,在建党百年之际启用红色长廊,既是学校党建育人的新起点,也为师生们在新征程上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找到了突破口;要深入推动百年党史、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进教材、进课堂,最大化利用红色资源,以红色长廊带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落到实处。
接下来,红色长廊还将在二楼建设多功能活动区,为师生提供多元化服务,在周边建设改造主题景观党建园、微型红色广场等。目前,线上云平台相关内容建设也在同步进行中。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许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