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龙文化涵养儿童品格 [复制链接]

1#
土方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5945948.html
土方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5945948.html

江苏省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依托“舞龙”特色,构建以“新龙文化涵养儿童品格”为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融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学科融合、社团活动、校园展演、社区表达等教育活动,构筑起较为完善的德育新格局。“新龙文化:涵养儿童合作自立品格”被列为江苏省第三批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

建设“龙腾”文化平台

学校根据新龙文化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的需要,建设了以“一馆二中心三广场四基地”为核心的龙腾平台,丰富新龙文化的物态内涵。

一馆即新龙文化儿童主题教育馆,营造新龙文化教育的环境,设有“龙的传说”“龙行人间”“龙和我们生活”“龙在云端”“小龙人美丽中国梦”等板块,组成展示与活动平台。二中心,其一是新龙文化体验中心,师生共同创建龙文化长廊、展示墙,开设与新龙文化紧密联系的音乐美术艺术室、乱针绣坊、剪纸坊、面塑坊3D创客及非遗文化传承学习室;其二是新龙文化开发创造中心,包含小龙人文化设计室、小龙人议事厅、小龙人在线等,这里有作品展示、现场制作、线上交流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新龙文化。三广场即校园中的国学广场、蒙真广场和绿色广场,让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有机会自然交流、展示自我、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四基地,学校为每个年级选择新龙文化社会实践基地,架设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的桥梁。

构建“龙趣”校本课程

学校整体构建新龙文化教育课堂,包括学科融合课堂、新龙读本课堂、社团活动课堂、基地实践课堂和小龙人在线课堂。

学科融合课堂紧扣国家课程,挖掘其中的龙文化素材,有机渗透和拓展,形成思品+、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科技+、劳动+等课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涵养学生的合作自立品格。

新龙读本课堂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制了一至六年级的《小龙人读本》,如一年级《龙的传说》,二年级《龙的传人》,三年级的《小龙人剧场》,四年级《小龙人在线》,五年级《龙飞凤舞》,六年级《小龙人美丽中国梦》,引导学生读龙、听龙、说龙、画龙、唱龙、演龙、舞龙、做龙,养成合作与自立的品格。

社团活动课堂与学校综合活动课程相融合,平均每周一课时,一般打破班级或年级组织实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自主申报,自主选择,自主建设,自主活动,自主评价。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学校85个学生社团中,有校级龙*龙韵类社团(如舞龙、舞狮、乱针绣、烙铁画、剪纸、泥塑、面塑、篆刻、糖人、雕刻、戏剧等)20多个,聘请省市级非遗文化传承人、学校骨干教师和家长志愿者担任社团辅导员,还有年级、班级的小龙人社团30余个,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全面开展活动。如五年级“舞龙社团”的孩子,就能像模像样地将金光闪闪的九节龙灯舞起来,“蟠龙”“双龙戏珠”“老龙翻身”“龙摆尾”……跟随着鼓点,在老师的指挥下,学生们紧握手中的棍子,不断地变化着阵型,摆出“龙”的各种造型。经过长时间练习,大家越来越默契,有时队长使一个眼神,大家就知道应该换什么阵型,偶尔有一个人慢了半拍,前后的队员马上自行调整距离,跟上节奏,让人看不出丝毫破绽,真正做到合作无间、自信自强。

基地实践课堂让学生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学校开辟社会实践基地,为每个年级选择两个实践基地,每学期开展一次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如一年级有丹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地、丹阳市民俗文化教育园两个社会实践基地,学生们就丹阳历史、人物、民俗、社会、特产等话题,结合新龙文化进行探索。三年级有丹阳市文化馆和丹阳市市民广场两个基地,学生们将自己学习的新龙文化与之交流碰撞,通过展板宣传、节目表演、现场制作作品赠送等方式,与市民互动等,为市民献上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食粮。

小龙人在线课堂将线上线下的新龙文化教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学校引导各年级师生开展小龙人在线活动,编印“小龙人在线”报,围绕新龙文化开展一系列活动,将新龙文化活动正能量一一呈现。

中高年级社团展开的“*的好声音·小龙人在线”行动,孩子们时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